第一作文网小学作文网原创作文作文欣赏

菌草之父林占熺作文素材

时间:2023-03-09 07:59:57 | 来源:第一作文网

菌草之父林占熺作文素材7篇

林占熺是福建农林大学国家菌草中心的首席科学家。他从1983年开始以草代木栽培食用菌的研究,发明了菌草技术。下面是小编收集整理的菌草之父林占熺作文素材,欢迎阅读分享,希望大家能够喜欢。

菌草之父林占熺作文素材篇1

林占熺是《山海情》剧中名为凌一农农技专家的原型,远赴南太书写了“小小一株草,情接万里长”的佳话。林占熺身上,看到了共产党人坚贞忠诚、信念崇高、不辞辛苦、笃定致远、勤勉奉献的品质。奋进新时代,走好新的赶考路,党员干部必须以林占熺为标杆,脚踏实地、担当作为、锐意进取、艰苦奋斗。

“大我”之忠诚。人之至德,莫过于忠。林占熺听从党和组织安排、坚决服从工作,不远万里到南太,推广菌草种植技术,诠释了“党叫我做什么,我就做什么”的大我追求,将个人融入集体、将个人汇流大局,方才成就“小小一株草,情接万里长”的历史佳话。一百年来,正是因为这种“大我”之志、“大我”之怀、“大我”之诚,支撑着无数共产党人攀山越岭、勇建新功、创造辉煌。对标“林占熺”式干部,增强“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做到“两个维护”,内化为追求远大、坚定信念的强大实践动力。

“忘我”之牺牲。不计得失,一心为公。1989年,林占熺在福建尤溪县推广技术期间发生车祸,摔断了两根肋骨,只是住了4天院就匆匆出院,又开始走村串户传授菌草栽培技术。一百年来,共产党人之所以能够赢得群众、得到拥护,始终同人民群众站在一起、想在一起、干在一起,正是因为共产党人没有个人的私利,一心为公、一往向往、一以贯之把人民群众利益放在至高地位,以群众高兴、答应、愿意作为工作的唯一标准。对标“林占熺”式干部,把自己放低、把群众放高,无私奉献、锐意担当、默默付出、耕耘作为,以“忘我”之格局成就共产党人的铮铮铁骨和政治品格。

“无我”之境界。“我将无我,不负人民。”脱贫攻坚期间,林占熺扎根乡村、推广技术,造福一方群众、为脱贫攻坚大局添彩,荣获“2017年全国脱贫攻坚贡献奖”。“无我”之境界,是共产党人追求的最高精神,也是共产党人精神品格和价值涵养的最高臻境。对标“林占熺”式干部,就得以“无我”砥砺自我、以“无我”打磨自我、以“无我”激励自我。不断加强政治理论学习,坚持理论联系实践,融入到乡村振兴、疫情防控、生态环保等大战大考之中,彰显一名共产党人刚毅顽强、英勇奋斗、追求远大、昂扬奋发的政治风骨,在新时代书写新的荣光。

菌草之父林占熺作文素材篇2

“我向他介绍了菌草技术,这位省长一听很感兴趣。我就派《山海情》里的那个林占熺去了。”

林占熺是谁,《山海情》和他背后的故事又有什么联系,引发热议。

原来,剧中名为凌一农的农技专家,原型就是林占熺。那次会见之前,菌草为“闽宁合作”打开了一扇门。那次会见之后,林占熺很快远赴南太,由此书写了“小小一株草,情接万里长”的佳话。

林占熺将国内扶贫经验推广到国外,先后承担我国菌草技术援外培训项目和菌草技术援助巴布亚新几内亚、莱索托、卢旺达、斐济、中非等国项目。现在,菌草技术已经在100多个国家落地生根,给当地创造了数十万个就业机会。在巴新,菌草被当地百姓亲切地称呼为“中国草”。

“如果把菌草技术看作‘鱼’,我们在援外中不仅给了‘鱼’,还提供了养‘鱼’、捕‘鱼’、加工‘鱼’的整个产业。”林占熺曾这样评价。

菌草,菌草,闽宁草,幸福草

至今,宁夏回族自治区闽宁镇还流行一首歌谣:“菌草,菌草,闽宁草,幸福草,还是社会主义好,还是共产党好。”

福建与宁夏,大海与高山,相隔千里的两地,究竟是怎么被菌草神奇地连接在一起的呢?

故事要从1971年说起。据人民日报海外版旗下“学习小组”报道,当年28岁的林占熺在福建三明真菌研究所工作。在一线调研中,他发现以树木为主要原料的菌业生产消耗了大量林木资源,带来难以化解的“菌林矛盾”。他思忖着,应该走一条符合中国实际的种菌之路。

1983年,林占熺随省农委科技扶贫考察团前往闽西,汀江上游的荒凉情景令他震惊。“不闻虫声,不见鼠迹,不投栖息的飞鸟;只有凄怆的静寂,永伴着被毁灭了的山灵。”这一段话,描述的是上世纪40年代福建闽西长汀地区的贫穷,直到上世纪80年代,这里贫瘠的景象仍让人触目惊心——“悬河”高出两岸耕地一两米,四周山丘荒秃、满目疮痍。

生态恶化和贫穷落后两大难题纠缠不休,在林占熺心中,保护森林资源,“以草代木”栽培食用菌的想法愈发强烈。

怀着这一想法,40岁的林占熺毅然放弃行政工作岗位来到福州,向福建农学院(原福建农林大学)工程队借来5万元,从零开始建设实验室。三年夙夜攻关,用芒萁、五节芒等野草栽培食药用菌最终成功,菌草技术从此诞生。“当时我热泪盈眶。”林占熺说。自此,巨菌草以其产量高、品质好的特点,开启全球旅程,也撒播了友谊的种子。

菌草技术研发成功后,林占熺手把手地教福州各地农民用菌草栽培食用菌、药用菌。菌草技术先在罗源扎根,随后辐射闽侯、闽清、永泰等地,成为山区脱贫致富奔小康的重要产业。闽清县省璜镇下坂村曾是“穷山村”,1992年至1994年间,农民利用芒萁、五节芒等栽培香菇,人均收入700多元,盖新房、添轻骑、买彩电,生活越过越美。

自1986年起,菌草技术开始由福建向全国各地推广。1991年,菌草技术被国家科委列为国家星火计划重中之重项目。1995年,菌草技术被中国扶贫基金会列为科技扶贫首选项目。

同年4月召开的闽宁对口扶贫协作第二次联席会议上,林占熺的菌草技术被列入闽宁对口扶贫协作项目。

宁夏荒芜的戈壁滩连雨水都存不住,更别说庄稼。菌草不仅能代替树木种植各种食用菌,而且根系发达,可以防风固沙,成为扶贫的最优选择。

林占熺和助手带着6箱草种来到宁夏,选取彭阳县的废弃窑洞发展“窑洞种菇”。“1999年,我们还在贺兰山下的荒漠上种下了菌草。”林占熺说,在当时的闽宁镇,第一次种植菌草成功后进行测产,亩产鲜草12吨,是当地玉米产量的3倍。群众种蘑菇的原料问题解决了,更重要的是为荒漠变成绿洲找到了一条新路子。

2007年的数据显示,宁夏有1.75万户百姓参与菌草生产,兴建菇棚1.75万个,菇农年均增收5000多元。十年时间,写下了一串了不起的数字。

完成了闽宁镇菌菇发展的任务,凌一农本计划悄悄地离开。但令他没有想到的是,推开大门他看到的是拎着东西、依依不舍成群送行的村民。

这一幕,在今年爆红的扶贫剧《山海情》中,被称为“最大泪点之一”。

“《山海情》是一部难得的扶贫剧,它真实还原了菌草技术助力脱贫的成功经验。我们对当年的工作充满了自豪感。”林占熺说。

小小一株草,情接万里长

作为传统农业国,巴新全国有83%的人生活在农村。虽然气候和土壤条件优越,但农业技术落后。菌草,成为中国农业援助巴新的一个重要项目。

菌草之父林占熺作文素材篇3

菌草,被宁夏群众称为闽宁协作的“幸福草”。菌草专家林占熺20多年来艰辛开拓,让闽宁“幸福草”成为连接起“一带一路”的“中国草”。在中国和南太平洋地区、宁夏和福建之间,书写了“小小一株草,情接万里长”的佳话。

林占熺,是热播电视剧《山海情》中农技专家凌一农的原型。1996年11月,闽宁对口扶贫协作关系正式建立。1997年4月,闽宁对口扶贫协作第二次联席会议上,菌草技术被列为闽宁对口扶贫协作项目。时任福建省菌草研究所所长的林占熺和工作队员一起跋涉千里,带着6箱菌草草种,来到了固原市彭阳县,开始了种菇、种草的扶贫之路。

25年间林占熺往返闽宁两地上百次。今年4月,在林占熺的推动下,首个菌草科技创新产业园落户宁夏石嘴山,亩产初步测产达到16吨。前不久,林占熺再次来宁夏石嘴山查看菌草科技创新产业园进展情况。

国家菌草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常务副主任 首席科学家 林占熺:

科技作为支撑,创新就是把已有的一些成果集中结合我们宁夏的实际情况再创新,持续发展。

菌草为我国脱贫攻坚和国际减贫事业作出了积极贡献。2017年5月,菌草技术被列为“中国—联合国和平与发展基金”重点推进项目向全球推广,为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和落实2030年可持续发展议程贡献中国智慧、中国方案。

追随着父亲的脚步,如今,女儿林冬梅已经成长为林占熺的团队主力,主要负责菌草援外项目工作。今年是菌草援外20周年,20年来,“小而美、见效快、惠民生”的菌草技术已经在100多个国家落地生根,给当地青年和妇女创造了数十万个绿色就业机会,发挥了显著的经济和社会效益。

菌草之父林占熺作文素材篇4

到育苗大棚里看菌草长势,在加工车间里强调工艺,到盐碱地里测土为今年菌草改良盐碱地种植试验提出建议……3月28日9时到17时,78岁的国家菌草工程技术研究中心首席科学家、福建农林大学菌草研究所教授林占熺始终保持工作状态。

“这些年一直在各地跑,闲不下来,闲下来心里就惦记菌草扶贫、菌草治沙的进展。”沙尘天气“卷土重来”,林占熺毫不在意,按计划在石嘴山市惠农区各处进行调研,协助企业在惠农区打造菌草繁育中心和菌草生态示范基地。

“经科研团队实验,2013年种植的菌草到2019年仍可有效固沙。”林占熺表示,黄河流域开展的菌草治理水土流失、治理荒漠化、治理砒砂岩、改良盐碱地等研究示范,取得了一系列创新科研成果。他将推动菌草防风固沙生态治理,菌草生态治理与畜牧业结合,菌草生态治理与农作物保护性耕作,(菌)草、灌、乔综合治理四种菌草生态治理及产业化发展模式,在惠农区的重度盐碱地上进行有益尝试。

菌草梦 山海情

电视剧《山海情》火了之后,作为剧中人物凌一农的原型人物,林占熺的故事渐渐被人们熟知。

“更多的人关注扶贫工作,这是好事。”林占熺说,“脱贫摘帽不是终点,而是新生活、新奋斗的起点。中国彻底消除了绝对贫困,下一步,要做好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乡村振兴不是另起炉灶,我们要甄选、发展有助生态振兴的产业,好的经验要总结推广。”

交谈间,林占熺总提到“生态”一词。他坦言:“从事了30多年的菌草研究,我的菌草梦说到底就是生态梦。”

1968年,林占熺毕业于福建农学院农学系,被分配至福建三明地区真菌研究所工作,从事食用菌研发和生产。

食用菌作为经济作物生产周期短,见效快。常规的食用菌栽培,需要用木屑做菌棒,播菌种,培育菌类。“20世纪70年代,我们从国外引进了‘段木栽培技术’,也就是用木头、木屑栽培香菇。当时全世界都这么干。那么,种蘑菇,要砍树,种了蘑菇,就少了树木。”林占熺发现,“菌林矛盾”,是世界级难题。

1983年,林占熺随福建省科技扶贫考察团到福建省较早开始香菇栽培的龙岩市长汀县考察,发现砍树种香菇不仅没有让当地人富起来,反而导致生态失衡、土地沙化、悬河高耸。

“生态恶化与贫穷落后是一对孪生兄弟。正是从那时候我开始寻找‘林木栽培’的替代方案,最终成功‘以草代木’,菌草技术应运而生。”林占熺说,1987年11月6日,《福建日报》报道了菌草技术,这是菌草技术第一次见诸报端。

1994年,菌草技术被商务部列为发展中国家实用技术培训项目。1997年4月,在银川召开的闽宁对口扶贫协作第二次联席会议将菌草技术列为闽宁对口扶贫协作项目。

时任福建省菌草研究所所长的林占熺和工作队员一起跋涉千里,带着6箱菌草草种,来到了固原市彭阳县。

彭阳县无霜期不足6个月,昼夜温差大,林占熺团队创造性地利用废弃的窑洞来栽培食用菌。屡败屡战,艰苦攻关,他们终于利用农作物秸秆培育出与当地水土相符的“本土蘑菇”。

问题又来了。一地的成功经验如何在全宁夏推广?怎样让成千上万毫无基础的贫困农户参加菌草食用菌生产并确保脱贫?

为了与南方主产区错开生产季节,林占熺团队一边摸索双孢蘑菇在当地条件下的栽培规律,一边说服群众,进行技术包干。为了观察气候变化,摸索蘑菇在当地栽培的规律,他和同去的技术人员干脆把铺盖搬进菇棚住了下来。

小小“致富菇”开始在西海固的山沟沟里蔓延开来。产量上来了,菇的销路在哪里?

有群众当着彭阳县长的面问,菇是种成功了,但这东西牛不吃马不啃怎么办?

福建省对口帮扶宁夏办公室希望林占熺提供技术的同时,负责包销农户们种出来的蘑菇。林占熺和当地政府签订了包销协议,和团队成员带着菇样,北上包头、南下兰州,天南海北地跑遍了全国主要蘑菇市场,并在福建省对口帮扶宁夏办公室帮助下组织福建销售蘑菇的企业到宁夏帮助解决问题。

一年时间里,山沟沟、戈壁滩的蘑菇被运往国内各地。

“1999年,我们还在贺兰山下黄羊滩的荒漠地上种下了菌草。”林占熺说,“当时的闽宁村第一次种植菌草成功后进行测产,亩产鲜草12吨,是当地玉米产量的3倍。老百姓种蘑菇原料问题有了出路,更重要的是为荒漠变成绿洲找出一条新路。”

“把戈壁变成充满希望的土地,这就是一种闽宁精神。”林占熺说。

“中国草”全球种

1992年,林占熺受邀参日内瓦国际发明展,获得金奖。

1993年,一位美国农场主在广州专利会上找到林占熺,想以一个月8000美元的工资邀请他到美国发展。

“这个薪酬是我当时工资的1000多倍,但我拒绝了。”林占熺说,“不能有了新技术,就给外国人,回头再赚中国人的钱。菌草技术对于改善贫困人口处境的意义更大。”

1997年,菌草技术被列为援外项目。菌草援外,成了林占熺的使命,菌草也走出国门,成为和平外交的“植物大使”。

2005年起,林占熺的团队在南非开展菌草技术基地建设与产业化扶贫,创建了“基地+旗舰点+农户”的模式,在南非夸那尔省建起了32个菌草技术站。为了确保菌草技术进村入户收到实效,林占熺对技术流程进行简化,使农户“一看就懂、一学就会、一做就成”。

2011年,林占熺率专家组到“千丘之国”卢旺达开展菌草治理水土流失试验示范。结果表明种植巨菌草地的土壤流失量比种植玉米的减少97.05-98.9%、水流失量减少80-91.1%。如今,菌草生态治理已被卢旺达列为国家水土流失治理的重点项目。

“菌草技术已传播到106个国家,并在巴布亚新几内亚、斐济、卢旺达等13个国家建立示范基地,为发展中国家解决发展难题提供了‘中国方案’。”林占熺说,“对外扶贫上,我们把闽宁对口扶贫协作当作一节课来讲。斐济农业部的一位司长听完课以后,非常羡慕我们能有这样的协作政策,也让他们有了把这项技术推广下去的决心。”

2019年12月,中非共和国总统图瓦德拉在首都班吉举行的61周年国庆庆典上,为6名中国援中非菌草技术专家颁授国家感谢勋章,表彰他们为中非农业发展所作贡献。菌草技术发明人林占熺获指挥官勋章,他“子承父业”的女儿林冬梅和另一名专家获军官勋章,3名专家获骑士勋章。

“现在,在国外总结的菌草治沙等经验也进一步回馈了国内工作。”林占熺说,虽然菌草适宜在热带、亚热带、温带生长,但根系很发达,有固沙的功能,他和团队已选育出从黄河上游青海省到下游山东省均适合种植的巨菌草和绿洲系列菌草品种,“希望能在黄河两岸建立菌草生态屏障”。

去年9月8日,菌草产业发展及黄河生态安全屏障建设观摩交流研讨会在宁夏石嘴山市举办,80余名科研院所专家及企业界代表出席研讨会。菌草落户石嘴山。

去年,林占熺带着女儿林冬梅多次到银川市永宁县、石嘴山市惠农区、吴忠市盐池县、固原市等地指导菌草、蘑菇种植。“发源于福建的菌草技术在宁夏推广时,品种与生产模式都需要本土化,由此提出了新的草种选育标准,筛选出适合当地的品种。”林占熺表示,在探索如何把西北地区的生态治理和菌草产业扶贫有机结合起来基础上,他的团队在宁夏、甘肃、内蒙古、青海等沿黄9省,以及新疆的不同类型生态脆弱区,建立了16个菌草生态治理和产业发展示范基地,为黄河流域菌草生态治理和产业发展提供了科学依据与实践经验。

在林占熺常使用的中国地图上,从黄河上游至入海口,一个个红五星标记着十几个生态治理示范点。

让菌草在黄河变清过程中起到作用,是林占熺的下一目标。

菌草之父林占熺作文素材篇5

林占熺出生于1943年,现任福建农林大学国家菌草工程技术研究中心首席科学家、联合国菌草技术项目首席顾问、福建农林大学博士生导师,是菌草技术发明人和学术带头人。

“我是从闽西大山林里走出来的农民孩子,从小立志学农。1964年高考的时候,我填的志愿全是农业院校。福建农学院毕业后,我插过队,从事过行政、党务和科研工作,为了让老少边穷的贫困乡亲,能够开拓一条脱贫致富的新路,我放弃了从政的机会,开始了以草代木栽培食用菌的研究,1986年获得了成功。”林占熺说。

30多年菌草技术扶贫的经历,有许许多多的人和事都让林占熺铭刻在心。1997年福建省和宁夏自治区把菌草技术列为对口帮扶宁夏项目,1998年他带着小组在“地上不长草,天上不见鸟,风吹石头跑" 的戈壁滩上建起了地下1米多深、半地窖的菇房。获得成功以后,又采取一对一、人盯人的方式,组织了全村200多农户进行菌草生产。“这个项目一直延续至今,今年我们又继续帮助闽宁区的同志发展以草代粮发展畜牧业,取得了好的成效。”林占熺介绍。

多年前工作结束要回福建的时候,第一批菌草生产取得成功的14户农户要请林占熺和队员们吃饭,但因为有“不能拿群众一针一线、不能到群众家里吃饭”的规矩,他们婉拒了村民。后来开发区主任浦振儒告诉林占熺说“你们必须去,不能伤了他们的心”,他们才接受了农户的邀请。

“邀请去吃饭的时候,他们14个农户围着我们7个队员,看着我们吃饭。等我们饭吃完以后,给我们赠送了锦旗,欢送我们回来。我们当时感觉到,这种感情不是用我们的语言能够表达的,这个是当地的乡亲朴素的感情,这种对我们的感激之情,我们感觉到不是亲人胜似亲人。”林占熺回忆说。

林占熺的菌草技术帮助了很多农民脱贫致富,脱贫攻坚完成以后,他和团队总结经验也提出了几个新的思路,要把发展特色产业和生态治理结合起来,把生态效益和经济效益结合起来。他给在场记者分享了几个好消息,今年4月份,宁夏石嘴山建了产业园,在盐碱地上种植菌草。通过改革开放期间走出去的华侨来投资建立这个产业园,帮助附近居民就业;今年6月1日,他们在内蒙古磴口县推动第二个菌草科技创新产业园的启动,在沙漠锁边、生态治理的同时综合发展植物、动物、菌物“三物”。本月,他们还准备在延安南泥湾建立菌草科技创新示范基地,在河南武陟县建立菌草科技创新产业园,以后还将在全国各地建立各产业园,推动生态建设绿色发展,服务乡村振兴。

“有一次一个美国华侨农场主给了高薪让我到他的牧场工作,我没有去。因为我当时在指导51个县的贫困农户脱贫。如果我到美国去,只是我一个人、一个家庭、一个团队的致富,我不能因为小家而不顾大家,我应该继续为贫困农户服务。也正因为我当时的这个正确选择,也使得菌草技术能够在我国14个深度贫困区都得到应用,而且传播到全国各地。我当时这样的选择,从现在看,我认为是对的。”林占熺说。

菌草之父林占熺作文素材篇6

热播电视剧《山海情》中,有宁夏闽宁镇群众在福建专家指导下用菌草种植蘑菇脱贫致富的情节。从福建推广到宁夏,从中国推广至全球100多个国家,菌草背后究竟有怎样的秘密?《山海情》剧中名为凌一农的农技专家原型是林占熺,此前,10月29日,林占熺教授在人民日报撰文详细科普了菌草。

以草代木解决“菌林矛盾”世界难题

在国际上,菌草的英文名字就是汉语拼音“Juncao”,因为菌草技术是我国拥有完全自主知识产权的原创技术。

上世纪六七十年代,世界上香菇、木耳、灵芝等食用菌和药用菌人工栽培基本都以木材为原料,在我国每年仅栽培香菇一项就要砍伐阔叶林1000万立方米以上,由此产生了严重的生态问题和“菌林矛盾”。为了保护珍贵的森林资源,同时寻找到一条能让老百姓脱贫致富的菌业可持续发展新路,我国开始了“以草代木”栽培食药用菌研究。1986年,终于成功培育出可做栽培食药用菌培养基的草本植物——菌草,并逐渐摸索出一套运用菌草栽培食药用菌和生产菌物饲料、菌物肥料的综合技术。

菌草技术有效解决了“菌林矛盾”这一世界难题。在菌草技术研发之初,利用分布广泛的芒萁、类芦、斑茅、五节芒等野草作为培养料栽培食药用菌。之后,经过30多年系统选育,已经筛选出高产优质菌草草种49种,可栽培58种食药用菌。菌草栽培食药用菌周期短、效益高。菌草种植后3~6个月就可采收,3吨鲜草可以产1吨鲜平菇,成本比用木屑低10%~20%,而且栽培出来的食用菌营养丰富、品质好、风味佳,药用菌有效药用成分含量高。

综合利用发展菌草循环产业

从最初的栽培食药用菌,拓展到菌草饲料、菌草菌物饲料、菌草菌物肥料和生物质能源与材料开发等领域,围绕“植物—菌物—动物”三物循环生产,我国开展了系列的研究与推广应用。

菌草生长快、产量高、营养丰富、适口性好,可直接用作牛羊猪鹅鹿兔及鱼类等的饲料,经发酵可生产优质高蛋白饲料,解决畜牧业发展中饲料紧缺问题。

菌草在生物质能源与材料开发中也有用武之地。以草代煤发电,每公斤巨菌草热值为3580大卡,碳排放与燃煤相比大大减少。菌草也可用于生产乙醇、生物柴油,是可再生能源。

今天,菌草技术已在31个省区市506个县推广应用,并传播到全球100多个国家,为我国脱贫攻坚和国际减贫事业作出了积极贡献。2017年5月,菌草技术被列为“中国—联合国和平与发展基金”重点推进项目向全球推广。

改善生态成为生态治理的先锋植物

菌草技术为保护生态环境而发明,巨菌草、绿洲1号等优良品种作为生态治理的先锋植物,生长快、生物量大,而且根系发达,保水保土、防沙固沙效果好,适应性强,无生物侵害性。

其中巨菌草富含内生固氮菌,可在坡地、沙地、盐碱地、贫瘠土地上快速生长。在内蒙古自治区乌兰布和沙漠实验基地,2013年种植的巨菌草收割后,其根系至今已9年,仍有良好的固沙作用。种植巨菌草和绿洲1号后,沙地有机质含量分别增加了58.97%和197.43%。经研究,巨菌草等品种还有吸附重金属、改良盐碱地等功能,可有效改良土壤、净化水质。

目前,我国已在沿黄河9个省份40多个县市建立示范基地或产业园区,形成了黄河上中下游不同类型生态脆弱地区菌草生态治理的系列关键技术和多种产业发展模式,为建设黄河千里菌草生态安全屏障和菌草新型产业高质量发展提供了科学依据和技术支撑。

“征途漫漫,惟有奋斗”。菌草技术仍在不断创新发展之中。

菌草之父林占熺作文素材篇7

“我就派《山海情》里的那个林占熺去了”。_在第三次“一带一路”建设座谈会上如此说道。林占熺是《山海情》剧中名为凌一农农技专家的原型,远赴南太书写了“小小一株草,情接万里长”的佳话。林占熺身上,看到了共产党人坚贞忠诚、信念崇高、不辞辛苦、笃定致远、勤勉奉献的品质。奋进新时代,走好新的赶考路,党员干部必须以林占熺为标杆,脚踏实地、担当作为、锐意进取、艰苦奋斗。

“大我”之忠诚。人之至德,莫过于忠。林占熺听从党和组织安排、坚决服从工作,不远万里到南太,推广菌草种植技术,诠释了“党叫我做什么,我就做什么”的大我追求,将个人融入集体、将个人汇流大局,方才成就“小小一株草,情接万里长”的历史佳话。一百年来,正是因为这种“大我”之志、“大我”之怀、“大我”之诚,支撑着无数共产党人攀山越岭、勇建新功、创造辉煌。对标“林占熺”式干部,增强“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做到“两个维护”,内化为追求远大、坚定信念的强大实践动力。

“忘我”之牺牲。不计得失,一心为公。1989年,林占熺在福建尤溪县推广技术期间发生车祸,摔断了两根肋骨,只是住了4天院就匆匆出院,又开始走村串户传授菌草栽培技术。一百年来,共产党人之所以能够赢得群众、得到拥护,始终同人民群众站在一起、想在一起、干在一起,正是因为共产党人没有个人的私利,一心为公、一往向往、一以贯之把人民群众利益放在至高地位,以群众高兴、答应、愿意作为工作的唯一标准。对标“林占熺”式干部,把自己放低、把群众放高,无私奉献、锐意担当、默默付出、耕耘作为,以“忘我”之格局成就共产党人的铮铮铁骨和政治品格。

“无我”之境界。“我将无我,不负人民。”脱贫攻坚期间,林占熺扎根乡村、推广技术,造福一方群众、为脱贫攻坚大局添彩,荣获“2017年全国脱贫攻坚贡献奖”。“无我”之境界,是共产党人追求的最高精神,也是共产党人精神品格和价值涵养的最高臻境。对标“林占熺”式干部,就得以“无我”砥砺自我、以“无我”打磨自我、以“无我”激励自我。不断加强政治理论学习,坚持理论联系实践,融入到乡村振兴、疫情防控、生态环保等大战大考之中,彰显一名共产党人刚毅顽强、英勇奋斗、追求远大、昂扬奋发的政治风骨,在新时代书写新的荣光。

本文地址:菌草之父林占熺作文素材https://www.dy090.com/a/107766.html
  • 猜你喜欢:

    推荐分类:

    下一篇作文: 感动中国林占熺作文7篇

    上一篇作文: 创意清明节文案摘抄95句

    版权声明:

    1、本网站发布的作文《菌草之父林占熺作文素材》为网友原创或整理,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转载请注明出处!

    2、本网站作文/文章《菌草之父林占熺作文素材》仅代表作者本人的观点,与本网站立场无关,作者文责自负。

    3、本网站一直无私为全国中小学生提供大量优秀作文范文,免费帮同学们审核作文,评改作文。对于不当转载或引用本网内容而引起的民事纷争、行政处理或其他损失,本网不承担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