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作文网小学作文网原创作文作文欣赏

张连印时代楷模作文素材

时间:2023-05-16 08:20:04 | 来源:第一作文网

张连印时代楷模作文素材7篇

张连印先后被表彰为“全国离退休干部先进个人”“全军先进退休干部”等。下面是小编收集整理的张连印时代楷模作文素材,欢迎阅读分享,希望大家能够喜欢。

张连印时代楷模作文素材【篇1】

张连印1964年入伍,河北省军区原副司令员。2003年退休后,他毅然回到家乡,绿化荒山、防风治沙。即使身患癌症,依然奋斗不止。十多年来,张连印带领团队共植树1.8万余亩、200多万株,为左云县环境改善和京津风沙源治理作出了突出贡献。

张连印本可以在大城市里安享晚年,却选择在家乡改善生态环境,带领乡亲植树造林。他把对党、对军队、对人民的感激之情,化为为民造福的实际行动。扎根荒滩默默奉献,为了种树,张连印动员家人解囊拼凑启动资金,坚持不要林权、不要地权,承诺30年后无偿交还集体。他的无私奉献生动诠释了领导干部坚守初心本色、不懈奋斗奉献的境界情怀。

前半生带兵,后半生种树。从拿起钢枪到扛起铁锹,手中的“武器”发生了变化,张连印为人民服务的初心不变。解甲不懈志,让昔日荒山秃岭变为绿水青山,张连印用爱民为民的实际行动,生动诠释了一名共产党员的崇高情怀。18年,云杉记住他的目光,青山留下他的足迹。他以“无我”之境,写就顶天立地的人生。读懂了张连印同志平凡而伟大、普通又崇高的人生故事,我们就能明白什么是初心,就能深刻理解信仰与坚守、奋斗与奉献的丰富内涵。

“党组织把我从一名士兵培养成为干部,我要回家为乡亲们做点实事” 这是张连印的心声。从“兵司令”到“树司令”,他“带兵”践初心。什么是初心?战争年代,初心是狼牙山上惊天动地的一跳,初心是烈火肆虐烧不垮的纹丝不动;和平年代,初心是人民需要我干什么,我就和人民一起干什么。十多年来,张连印与村民们同吃、同住、同劳动,奋战在绿化荒山、防风治沙一线,当年的荒山土岭、飞沙走石,如今变得遍野青翠、鸟语花香。初心不与年俱老,奋斗永似少年时。前半生守国,后半生守护家乡,张连印以自己的实际行动书写下“桑榆晚”的深沉之美,绘就“霞满天”的壮丽之观。

新时代新征程,我们依然会面临很多问题。绿色发展如何再进一步,基本医疗服务水平如何再提高一些?如何拓展农民增收渠道?如何加大基本民生保障力度?如何推动教育公平发展和质量提升?……每一个问号背后,都是群众的操心事、烦心事、揪心事。只有一以贯之践初心,为群众办实事,才能一步步解决问题,让百姓有更多的获得感和幸福感。

初心有恒,情怀常在,青山可以作证。我们以榜样为鞭策,强决心、聚动力,焕发初心不改、信仰弥坚的政治品格,培育至诚奉献、为民造福的高尚情操,抖擞担当作为、攻坚克难的奋斗精神,凝聚起同心共筑中国梦的磅礴力量,努力创造属于新时代的光辉业绩。

张连印时代楷模作文素材【篇2】

2021年10月18日,中央宣传部授予张连印”时代楷模”称号。张连印1964年入伍,河北省军区原副司令员。2003年退休后,他毅然回到家乡,绿化荒山、防风治沙。即使身患癌症,依然奋斗不止,18年来,带领团队共植树1.8万余亩、200多万株,为左云县环境改善和京津风沙源治理作出了突出贡献。

一、当代愚公

张连印2003年5月,服役38年的张连印从领导岗位上退休,立下了“义务植树、绿化荒山”的军令状。将军故乡张家场村位于全国林业六大工程之一的京津风沙源治理区,是我国北方荒漠化土地集中分布区。全村共有土地17754亩,耕地只有6346亩,其余11000多亩都是荒山荒坡,漫天风沙。张连印的目标是,利用3到5年时间,争取将植树总面积达到5000亩,将张家场村建成一个全国闻名的生态园林示范村,因此,张连印被人们誉为“当代愚公”“绿化将军”。

二、主要事迹

张连印除率先垂范外,还干了三件有口皆碑的事:

第一件事,为村里绿化荒山打下了基础。从2003年至今,张连印先后筹措资金数十万元,在家乡的荒山、荒岭上打了8眼机井,修了3500多米的水泥路,挖了3400多米长的灌溉渠,是荒山绿化的开端之业。

第二件事,建造苗木繁育基地。在荒废的河滩上建成了300多亩的苗木繁育基地,将自己探索出的适合家乡自然环境的20多个树种,育成树苗近200万株,提供给全村、全县绿化荒山。

第三件事,将自己绿化荒山的经验进行系统总结。2007年7月,这个村被确定为山西省生态园林示范村。张家场村植树经验的推广,使荒山绿化队伍形成了百万之众,县绿化工程、乡绿化工程、村绿化工程、集体绿化工程、个人绿化工程,在塞外高原星罗棋布,方兴未艾。

三、将军语录

“植树造林、防风治沙,是咱们国家的一项战略工程,作为一个退休的老兵,我想把植树造林作为自己退休后的最后一个战场。我一不要林权,二不要地权,30年后无偿交还集体。”--张连印

“事如芳草春长在,人似浮云影不留。”个人的生命是有限的,党和人民的事业是无限的。如果一个人只追求物质享受和个人利益,则如随水而逝的落花,留不下一丝痕迹。相反,把个人的奋斗融入党和人民的事业,像一朵浪花汇入浩瀚的大海,就会使人生变得精彩而有意义。高尚的人格、突出的成绩、群众的口碑、良好的家风等,都是一名党员领导干部应该留下的财富。张连印卸甲不移志、退休不褪色,是初心使命的真挚坚守者、艰苦奋斗的生动践行者、革命传统的模范传承者。

张连印时代楷模作文素材【篇3】

10月18日,中共中央宣传部授予张连印同志“时代楷模”称号,向全社会宣传发布其先进事迹。近日,河北省军区石家庄第二离职干部休养所采取集中观看视频、党支部学习讨论、主题党日等活动掀起向张连印同志学习的热潮,从中汲取奋进力量。

他拿起枪,舍家为国;他扛起锄,守卫山河。张连印同志先进事迹是_学习教育生动的教材,他用实际行动诠释了一名党员的无私情怀,也为全体党员上了一堂生动的党课。张连印同志卸甲归田、发光发热,与人民群众手牵手、心连心,坚持奋斗在绿化荒山、防风固沙、造福村民的“新战场”,谱写了一曲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生动实践;他身患癌症、奋斗不止,为广大党员领导干部作出了光辉榜样,体现了为国奉献、甘于奉献、淡泊名利的崇高精神。

“张连印同志的先进事迹,感人至深、催人奋进,是每名老党员、老干部学习的榜样,是当之无愧的时代楷模!”休养所广大离退休老干部纷纷表示:“作为一名老党员,我们要时刻铭记党员初心,坚定不移听党话跟党走。”

“服务保障老干部是干休所的职责使命,作为老干部工作者我们要以听党话跟党走的忠诚、坚韧不拔的意志、无私无畏的勇气,为干休所服务保障事业奉献光和热,以崇高的敬意、饱满的热情、亲切的笑容诠释使命担当。”河北省军区石家庄第二离职干部休养所政委翦英奇说到。

张连印时代楷模作文素材【篇4】

张连印,男,汉族,山西左云人,1945年1月出生,中共党员,河北省军区原副司令员。他1964年入伍,在党的培养下,经过部队的淬炼,从吃百家饭、穿百家衣的放牛娃,成长为军队高级干部。在40年的军旅生涯中,他铁心跟党走,一心谋打赢,把全部青春献给了国防和军队现代化事业。2003年退休后,他毅然回到家乡,绿化荒山、防风治沙,改善生态、造福村民,即使身患癌症,依然奋斗不止,18年来,带领团队共植树1.8万余亩、200多万株,为左云县环境改善和京津风沙源治理作出了突出贡献。他不图名不图利,为了造林倾尽积蓄,将生态建设成果全部无偿交给集体;他建设党性教育基地,面向干部群众和青少年开展_教育,身体力行弘扬党的优良作风,宣讲党的光辉历史,受到当地群众高度赞誉,被誉为“新时代的甘祖昌”“穿军装的杨善洲”。先后被表彰为“全国离退休干部先进个人”“全军先进退休干部”。

张连印同志的先进事迹广泛宣传报道后,在全社会引起热烈反响。广大党员干部群众和部队官兵普遍认为,张连印同志是初心使命的真挚坚守者、“两山论”的生动实践者、革命传统的模范传承者,是心系人民、造福家乡的“绿化将军”;很多老同志认为,张连印同志老骥伏枥、老有所为,发光发热、绿化祖国,是积极老龄观、健康老龄化理念的生动践行者,是广大老年人学习践行的榜样。大家纷纷表示,要以“时代楷模”为榜样,学习英雄模范人物的先进事迹和崇高品格,从中国共产党人的精神谱系中汲取奋进力量,更加紧密地团结在以_为核心的党中央周围,全面贯彻_,增强“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做到“两个维护”,心怀“国之大者”,为实现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不懈努力,在实现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新征程上,创造无愧于历史和人民的光辉业绩。

“时代楷模”发布仪式现场宣读了《中共中央宣传部关于授予张连印同志“时代楷模”称号的决定》,播放了反映他先进事迹的短片。中央宣传部负责同志为张连印同志颁发了“时代楷模”奖章和证书。自然资源部、国家林业和草原局、中央军委政治工作部、中央军委国防动员部和河北省委、山西省委有关负责同志以及部分干部群众、部队官兵和青年学生代表参加了发布仪式。

张连印时代楷模作文素材【篇5】

2003年底,刚刚退休的河北省军区原副司令员张连印回到久别的故乡——山西省左云县张家场乡张家场村。时值隆冬,朔风凛冽。抬眼望去,生养了自己的张家场村满目荒凉,植被很少,树木更少。张连印决定,植树,用自己的双手给家乡的山梁披绿装。

那天,当张连印将这个决定打电话告诉妻子王秀兰时,王秀兰说:“我就知道你是个闲不住的人,无论干什么我都支持你。等我把家里安顿好,就去陪你。”

从2003年到现在,张连印义务植树1.8万亩,205万株,将左云县的森林覆盖率从38.6%提高到了45.03%……他一不要林权、二不要地权的义举,感动了许多人。2021年,张连印被中共中央宣传部授予“时代楷模”称号。这份荣誉的背后,少不了妻子王秀兰一直以来的默默支持。

2021年8月16日,张连印和妻子王秀兰在工人们的帮助下,在张家场村北梁山坡上种了500余棵沙地柏,以纪念他们金婚50年。丁美宁 摄

王秀兰出生于左云县破鲁村。20世纪60年代,家里经济条件有限,王秀兰的父母仍然不遗余力地供王秀兰读书。她深知学习机会来之不易,在学校发奋苦读,希望用优异成绩回报父母。由于当时全国停止高考,王秀兰的大学梦只能暂时放在心中。

高中毕业后,王秀兰来到山西大同市新荣区郭家窑乡东胜庄村,成为了一名教师。

1970年,经人介绍,王秀兰与张连印相识了。当时的张连印已是一名优秀的军人。他曾作为北京军区学毛著、学雷锋先进个人代表,在人民大会堂受到了毛泽东的亲切接见。1968年,国庆庆典活动中,张连印作为“四好连队”指导员代表,登上天安门观礼台,再次受到毛泽东的亲切接见。

平日里,两人相隔两地,靠鸿雁传书联络感情。学生成绩进步了,王秀兰会第一时间写信告诉张连印,与他分享这份喜悦;校舍需要修缮,王秀兰也会问问张连印该如何做。张连印获得奖励或遇到挫折,也会第一时间写信告诉王秀兰。有一次,王秀兰过了很久才收到张连印的来信。原来,张连印随连队到地方施工,时间紧、任务急,无法给她写信。王秀兰看完信后,连日来的不安和担心终于放下。

1971年,两人在张连印单位简单地举行了结婚仪式。婚后,他们仍旧两地分居。

1977年,全国恢复高考。此时,他们的儿子张晓斌5岁,女儿张晓梅2岁。王秀兰白天在学校教书,晚上照顾孩子们入睡后,就开始温习高中的功课。经过一番努力,她高考成绩达到了大学录取分数线。

可是,现实依然摆在眼前,孩子们年纪还小,丈夫在部队工作很忙……经过几个不眠夜的挣扎,王秀兰做出决定:让张连印在部队安心工作,自己放弃上大学的机会,继续过担水、劈柴、带娃的日子。

如今,每每说起老伴的付出,张连印总是满含柔情地看向王秀兰,感激之情溢于言表。

一家人的生活在聚少离多中继续着。随着张连印晋升为副营级,家属也有了随军资格。此时,张连印所在部队军事训练改革等工作即将展开,张连印肩上的担子很重。为了让张连印安心工作,王秀兰决定带着孩子们继续留在老家。

白天,她要给学生上课,就请村里的一户人家帮忙带孩子;晚上放学后再把孩子接回家。那时,村里吃水不方便,村民们得去村口的水井担水。学校放学后,王秀兰总是先把学校的水缸装满后,才往自己家里挑……

直到张连印晋升为副团级,一家五口才得以团聚。

有一天晚上,女儿做噩梦惊醒。张连印连忙轻拍她的背。女儿发现不是妈妈,反而哭了起来。张连印只好转过脸去,不让女儿看他的脸,继续轻拍,直到她入睡。

“秀兰啊,我欠你们太多了……”张连印愧疚地说。

“一手难捂两耳,咱们现在团聚了,孩子会慢慢跟你熟悉的。”王秀兰说。

为了拉近与孩子们的距离,每天下班回家,张连印做的第一件事就是检查他们的作业。每当发现孩子做错题时,张连印总是佯装自己不会做,让孩子们给他讲解。在这个过程中,孩子们往往就会发现自己做错了。如果孩子们没有发现自己的问题,张连印就拿出教科书,对照例题给孩子们一步步分析,直到找到正确答案。有时候,为了弄清答案,王秀兰也会加入讨论。一家人各抒己见,热烈地表达着自己的观点。

晚饭后,张连印还会给孩子们讲他小时候的经历,讲乡亲们帮助他的故事。他常说,是张家场村的乡亲们给了他生命。王秀兰也会告诉孩子们,现在虽然离开了东胜庄村,但要永远记得乡亲们那些年对她们母子的照顾。

听了父母的讲述,孩子们的内心充满了对父母的尊敬、对家乡村民的感激。后来,当张连印决定用植树的方式回馈家乡,遇到资金短缺的问题时,儿子拿出了家里所有的积蓄,大女儿用自己的房子做了抵押贷款,小女儿拿出了自己的转业费……一家人齐心协力,帮张连印渡过难关。

2004年春天,张连印和王秀兰在张家场村的河滩建起了苗圃,两人平时吃住都在工棚。由于长时间野外作业加上风沙侵袭,王秀兰起了满嘴泡,脸上的皮肤没有一点光泽。

有一天,左云县领导专程来苗圃探望两位老人,并留下来与他们共进午餐。王秀兰觉得自己灰头土脸的,不适宜列席,迟迟不到餐桌。县领导坚持说:“嫂子,您今天应该坐上座,您的付出值得我们尊敬!”

2011年6月,张连印被查出身患肺癌。2014年底,他又被医院确诊为肺癌骨转移。张连印化疗期间,王秀兰专门学了按摩,帮他减轻病痛的折磨。

陪伴是最长情的告白。一路走来,王秀兰陪着张连印扛铁锹、挖树坑、战病魔。如今,在张家场村的广场上,村民们也经常能看到俩人的身影。

那年,入夏不久,新挖的树坑都栽上了树苗。一天早晨,天空阴沉沉的,不一会儿就下起了小雨。

“看来今天是不能上山了。”大家聚在一起闲聊着。这时,王秀兰说:“老姊妹们,我教你们跳广场舞哇!”

“广场舞是啥?”大家好奇地问。

“就是比咱们的大秧歌节奏欢快,动作花样多,手脚并用,动起来就行……”王秀兰一边介绍,一边做了几个动作,“人家大城市这会儿可时兴了。”

从那天起,王秀兰每天白天上山护林,晚饭后到村里的小广场去教姐妹们跳广场舞。在她的带动下,张家场村的广场舞舞蹈队成立了。晚饭后,大家自觉地集合在村中央的广场上,伴随着富有节奏感的音乐,欢快地舞动着。有时候,张连印也会加入队伍中,跟着大家一起锻炼身体。

20世纪八十年代,一首歌颂军人和军嫂的歌曲《十五的月亮》,深受人们喜爱。歌曲中有这样一句歌词:“万家团圆是我的心愿,也是你的心愿……军功章,有我的一半,也有你的一半。”张连印说,他的军功章,有妻子王秀兰的一半。

张连印时代楷模作文素材【篇6】

1月24日、25日,位于大同市左云县张家场乡张家场村的张将军植树基地,一拨儿接一拨儿的人慕名而来,他们都想见一见张连印老将军。

今年76岁的张连印,曾担任河北省军区副司令员。2003年5月,张连印退休后,与老伴王秀兰回到原籍——左云县张家场村。当年,地处京津风沙源治理区的张家场村,土地荒漠化十分严重,漫山风沙和荒山秃岭给很多人留下了深刻的记忆。

左云县古称白羊城,与内蒙古凉城县接壤。上世纪50年代,左云人民就在白羊大地上开始有计划地绿化治理,但由于地处塞北大风口,一年一场风,从春刮到冬,黄土、黄沙、黄风,防风固沙一直是个坎。

经过反复思考,张连印做出决定,要把人生最后一个战场选在荒山荒坡上,他决心用有限的时间、有限的精力,在有限的范围内,为家乡人民做点有限的好事。回乡18年,他和乡亲们同吃、同住、同劳动,即使身患癌症,依然奋斗不止,在家乡的荒山、荒岭上打了8眼机井,建蓄水池1座,修灌溉防渗渠3500余米,硬化道路3.5公里,为村里绿化荒山打下基础。在荒废的河滩上建成苗木基地300余亩,育成的树苗提供给全村、全县绿化荒山。他带领团队共植树1.8万余亩,其中参加京津风沙源治理项目1.4万亩,栽种205万余株,为左云县环境改善和京津风沙源治理作出了突出贡献。

张连印先后被表彰为“全国离退休干部先进个人”“全军先进退休干部”等。今年6月,他被授予山西省“全省优秀共产党员”荣誉称号。今年10月18日,中宣部授予张连印“时代楷模”称号。

他不图名不图利 退休后回家乡植树造林

张连印要回乡义务植树,刚开始老伴和子女们有很多顾虑,提醒他不要折腾了。乡亲们得知后,更是众说纷纭。有人说,退休的大干部回来栽树,肯定是在城市里呆腻了,回来散散心,做做样子就会走人的。也有人说,傻子才把钱往光山头上扔,草都长不起来,咋能栽活树?身边的亲朋好友也好言相劝,让他带领承包煤矿或者开发房地产,那样做,见利快,还省事,大家也能跟着沾光。

面对种种猜疑和建议,张连印主动与乡政府签订了“军令状”,郑重承诺:“我回乡植树不是为了赚钱,而是为子孙后代创造一个良好的生态环境。我不要林权,也不要地权,30年后无偿交还集体。”

2004年春天,张连印开始行动,修路、通电、打井、修渠、整地、育苗,还没见到苗木成活,攒了一辈子的30万元积蓄就已花费殆尽。他开始动员全家,大女儿一家将刚买的婚房做抵押,贷款20万元送到父亲手中;儿子一家拿出10万元支持父亲;小女儿将3万元转业费和订婚时公婆给的2万元,一起拿了出来。除了家人,张连印还走访老战友,跑有关单位,总算解决了资金问题。

像照顾孩子一样,张连印对栽下的每一棵小树都倾注了情感。很快,第一批10000棵树苗全下了地。张连印每天望着小树苗,正当他满怀期待的时候,却发现这些小树苗不但不长,还干枯了很多。没看到树苗成活,他整晚睡不着,当地人也劝他不要栽了。

怎样才能把树栽活呢?

有村民告诉张连印,没种好树是因为当地的土不行。2004年初夏,张连印几经辗转打听到省城有一位知名治沙专家,他迫切想问问专家,到底是土不行,还是树苗不行。几天后,张连印带了半袋子张家场村的土壤赶到太原。看到曾经的将军如今灰头土脸一脸急切的样子,这位专家了解情况后,主动带着技术专家到张家场村现场指导。看完之后,指出了问题是出在树苗上。

专家到来,张连印抓住机会,除了考察适合土壤环境的树苗,从怎么抗病虫害到如何抗寒,张连印刨根问底,不放过任何一个细节。

经过半个月的考察,张连印最终选定了樟子松的定植苗。这一次,成活率大大提高了。

眼看着像孩子一样的小树苗们茁壮成长,张连印满怀欣喜。可是,这一年冬天,张连印到山上检查时,眼前的景象让他大吃一惊:远远看去,一大片树苗东倒西歪,走近一看,有的小树苗上有牙印,地上有羊粪,这才知道原来是被羊啃了。

第二批好不容易成活的树苗,又没了,张连印的心一阵阵地痛。他召集羊倌们一起开了个会,给他们讲植树造林对风沙对农作物的作用,看到有的羊倌脚上的鞋磨破了,他给羊倌们送去了胶鞋。村里的羊倌们都感动了,从那之后,羊群啃苗事件再也没有发生过。

2005年春季,张连印自费从东北拉运了160万株松树苗,供自己使用,还为部队、学校和周边厂矿企业无偿提供了30万株,使全县的义务植树活动如火如荼地开展起来。

2007年7月,张家场村被验收为山西省生态园林示范村,张连印本人也从门外汉成了植树专家,他的林业工程被评为优质工程,成活率达到了90%以上。

他不放弃不抛弃 抗癌同时仍想着要种树

植树造林的事业刚刚起步,张连印又开始一场新的“战斗”——2011年,他被确诊患上肺癌。

“当初承诺的绿化目标还没有完成,当兵的得说话算数,这个事不能就这么算了!”怀着这样的心情,张连印很快进行了右部肺叶的切除手术,开始了长达5个月的化疗。2012年年初,张连印的病情逐渐好转,不顾医生和家人的反对,他又回到心心念念的张家场,为的就是种完剩下的地。他白天扛着铁锹上山挖坑植树,晚上回到屋里的土炕上输液治疗。

2014年5月,张连印种树5000亩的目标成功完成,他当年的承诺终于兑现了。然而,古稀老人还没有完全体验胜利的喜悦,就又遭遇了命运的考验:当年,他病情恶化,被诊断为肺癌骨转移。“当时医生提出了两个治疗方案,一个是保守治疗,另一个是动手术,摘掉肋骨。我考虑摘掉肋骨肯定不行,摘掉以后我就不能干活了,不能种树,那样我觉得活着也没啥意义,我还有好多事需要做,只要我能动,就不能当逃兵。”张连印语气坚定地说。

张连印选择了保守治疗,每月都要回到500公里外的河北省石家庄市取药。

时至今日,已抗癌10年的张连印,每天微笑着面对病魔,扭秧歌、唱歌,出门办事不让人开车送,走路比年轻人还快。

“你看当年这都是烂石头、烂河滩,到处是沙丘,现在树叶长得很好,很茂盛,我的心情很好,很高兴。”看着如今一片生机盎然的张家场,张连印一脸自豪。

前些年,张家场村的村民自发捐钱捐物,在张连印植树的山坡上建起一座凉亭,准备题刻“将军台”石碑,他坚决不同意,最终立了一个“京津风沙源万亩小流域综合治理工程”的纪念碑,以激励后人。

他不忘恩不忘情 绿化接力棒传给下一代

张晓斌是张连印的长子,过去由于工作忙,父子俩分多聚少。张连印被确诊肺癌时,就想让张晓斌“接班”种树,但考虑到孩子的前途,一直没张口。2014年12月,癌细胞骨转移后,病榻上的张连印好几次看着身边的长子,欲言又止。当时,刚过43岁的张晓斌,已经担任正团职8年,后备考察3年,有机会提拔晋升。但是,当他看到父亲恳切的目光,便不由自主地落下了眼泪。最后,他选择脱下军装,回到家乡,陪父亲一起做他想做的事。

“回来第一年,当时山上没有通路,所有的树苗和水都是靠人力手提肩扛送上去,一天下来,手也磨破了,肩膀也磨破了,当时觉得确实太不容易了。”张晓斌说,从山上下来以后,父亲带着他到种过树的地方去看,父亲第一年回来种的树,已经有8米高了。

为什么要执意回家乡呢?这是包括张晓斌在内的很多人都好奇的问题。

这一切要从张连印的童年说起。1945年2月,张连印出生于左云县张家场村一个贫苦的农民家庭。4岁时父亲去世,6岁那年母亲改嫁,从小他与爷爷奶奶相依为命。在众乡亲的帮助下,张连印读书到初二年级,因爷爷患病,他不得不回家照顾,办理了退学手续,一步三回头含泪告别了学校。不久后,病重的爷爷撒手人寰。在亲人离世、衣食无着的那段时间里,乡亲们通过各种方式关心、照顾着年仅13岁的张连印。“我是一个吃百家饭、穿百家衣长大的孩子。”张连印说。

1963年冬天部队征兵,公社领导和村干部考虑到张连印在集体劳动中表现优秀,又是孤儿,就推荐他去参军。经过政审体检,张连印被批准入伍。“记得入伍那天,我骑着高头大马,胸前戴着大红花,乡亲们敲锣打鼓欢送我。从那天起,我就下定决心,要早日入党,当个雷锋式的好战士。”在新兵欢送仪式上,张连印作为代表发言,他临时编了个快板,至今记忆犹新,鼓舞一生:“你们给我戴红花,我把决定来表达,到部队要听党的话,党叫干啥就干啥。”这四句话张连印记了一辈子,也照做了一辈子。

张连印1964年入伍,1965年2月加入中国共产党,在党的培养和帮助下,他从一名普通的战士成长为一名共和国的将军。

在部队,张连印报效国家,退休后,总算有机会报答家乡父老。为了绿水青山,为了子孙后代,他在广袤的大地上持续奋斗,续写着一个共产党员的铮铮誓言,成为“时代楷模”。

面对这个称号,张连印说:“这个荣誉是集体的。我是一个退役军人、普通党员,在我回乡的18年间,各级领导和有关部门、当地的人民群众,都给予我大力的支持,我们左云县历任领导对绿化荒山荒坡、植树造林非常重视,现在我们万亩以上的精品工程就有15处,所以这个荣誉是集体的,是一个团体的贡献,是大家的力量。我非常感谢组织,感谢党,我还要继续做好生态建设的宣传员,绿化荒山的战斗员,森林树木的护卫员,只要我的身体还可以,这项工作我还要继续坚持下去。树木漫山遍野,一棵树就是一个防风固沙的兵,千千万万棵树就是一个绿色屏障。看着是植树,事实上我们是在保卫首都,保卫京津冀。我和这些小树苗一样,站好岗,放好哨,当好普通一兵,坚持到底。”

张连印时代楷模作文素材【篇7】

张连印将军戎马倥偬40载,把全部青春献给了国防和军队现代化事业。写下戎装换农装,退休后毅然回到家乡,绿化荒山、防风治沙,改善生态、造福村民,义务植树18年、200多万株,为了造林倾尽所有,即使身患癌症依然奋斗不止。作为一名基层的年轻干部,深受教育和鼓舞,是我们学习的榜样。无论身处什么职务都紧跟党的号召走,把优秀的精神、品格、作风转化到实际工作中,脚踏实地、默默奉献。

对党忠诚、永葆初心。张连印的故乡山西左云县是典型的黄土丘陵区,常年受风沙侵袭。为了改善家乡的生态环境,张连印将军放弃了大城市的生活,退休不褪色,立志让左云县绿起来。从吃百家饭、穿百家衣到优秀的指挥员,张连印将军一直没有忘记家乡,“党组织把我从一名士兵培养成干部,我要回家为乡亲们做点实事”是他最质朴的宣言。他化身青山的卫士,18年如一日,用一锄一镐在长城脚下筑起了防沙的绿色屏障。作为当代青年,我们要向您学习,把个人的荣辱命运同国家的前途命运相结合,把个人理想融入国家发展需要中,用实际回应嘱托。

生命不息、奋斗不止。张连印将军身患癌症及其他疾病,但是丝毫没有影响他的奋斗热情,面对身体的折磨,他没有退缩,身体稍有好转,立刻投入到“战斗岗位”,用自己的双手为百姓打造了绿水青山。万事开头难,张连印和家人第一批栽种的1万棵树苗几乎“全军覆没”。为了搞清楚原因,他虚心向苗木专家请教,终于沙化土地下的树苗成活率85%以上。作为基层干部更要学习他奋斗不息、拼搏不止的优良作风,立足于本职,不怕吃苦、不畏风险、敢于斗争。

心怀感恩、无私奉献。“绿化家乡、造福乡亲,就是我人生最后一个战场”,无论是住低矮的小房与村民同吃同住,还是把生态建设成果无偿交给集体,建设党性教育基地,都彰显了一位老共产党员深厚的国家情怀,诠释了心怀大我的公仆底色。追随榜样的脚步,多一些坚持,少一些急功近利,把群众的“口碑当做“金杯、银杯”,无能论是在“我为群众办实事”实践活动中,还是推动乡村振兴,都要竭诚为民,行之有效,用自己的努力换取群众的满意

本文地址:张连印时代楷模作文素材https://www.dy090.com/a/118313.html
  • 猜你喜欢:

    推荐分类:

    下一篇作文: 最经典周末快乐句子语录有哪些

    上一篇作文: 周末好心情祝福句子88句

    版权声明:

    1、本网站发布的作文《张连印时代楷模作文素材》为网友原创或整理,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转载请注明出处!

    2、本网站作文/文章《张连印时代楷模作文素材》仅代表作者本人的观点,与本网站立场无关,作者文责自负。

    3、本网站一直无私为全国中小学生提供大量优秀作文范文,免费帮同学们审核作文,评改作文。对于不当转载或引用本网内容而引起的民事纷争、行政处理或其他损失,本网不承担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