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作文网小学作文网原创作文作文欣赏

幼儿园教师教育教学方面的论文

时间:2023-01-13 13:01:40 | 来源:第一作文网

幼儿园教师教育教学方面的论文(精选7篇)

怎么写幼儿园教师教育论文才合适?看看吧。论文既是探讨问题进行学术研究的一种手段,又是描述学术研究成果进行学术交流的一种工具。下面小编给大家带来幼儿园教师教育教学方面的论文,希望大家喜欢!

幼儿园教师教育教学方面的论文【篇1】

[摘要]教育机智是教师在面对突发教育情境时作出迅速、准确的判断与及时、恰当的行动的能力,它具有丰富的教育内涵。本文根据活动观察与相关分析,归纳出幼儿园教师教育机智的几种表现:对幼儿敏感,有克制的干预,理解幼儿,因势利导,施加潜移默化的影响,巧妙创新以及临场应变等。为进一步提升教师的教育机智水平,建议教师重视活动前的准备工作,做有准备的教师;关注活动中幼儿的反应,做善于观察的教师;重返关键事件,做善于反思的教师。

[关键词]教育机智;幼儿园教师;教育情境

一、幼儿园教师教育机智的内涵

何谓教育机智?教育大辞典将其解释为:教师在面临复杂教学情况时所表现出的一种敏锐、迅速、准确的判断能力。如教师在处理事前难以预料而又必须特殊对待的问题时,以及对待处于一时激情状态的学生时所表现出来的能力。也有学者提出,教育机智是教师对突发性教育情境作出迅速、恰当处理的随机应变能力。马克思·范梅南则将教育机智看作是一种深切的关注,“它使我们能够在与孩子和年轻人生活时充满智慧地行动”。刘徽认为,“教育机智是在适当的时候,在适当的地方,对适当的人做出适当的行为,突出此时此地之感,关注课堂中的情境和时机”。由此可以看出,教育机智就是教师在面对突发教育情境时作出迅速、准确的判断与及时、恰当的行动的能力,这种能力具有实践性、情境性、创造性、不确定性等复杂的特征。尽管这是教师瞬间的判断和迅速作出的决定,但这种教育机智往往能够成为教师在教育过程中捕捉问题、作出反应、取得令人惊喜效果的线索,尽管它可能是模糊的、不确定的,但却能够显示出教师的某些教育风格或人格特质。因此,教育机智具有丰富的教育内涵。

基于以上对教育机智的认识,并根据幼儿园教育的特点,本研究尝试对幼儿园教师的教育机智进行深入探讨。众所周知,幼儿身心发展的独特性和幼儿园教育的保教并重让幼儿园教师的工作具有很强的实践性、复杂性和情境性,在实际工作中会有许多转瞬即逝的教育时机,常常出现种种复杂的教育情境,这些都需要幼儿园教师及时捕捉,及时应对。因此,对于幼儿园教师来说,教育机智可以说是一种必备的工作能力。

二、幼儿园教师教育机智的表现

1、对幼儿敏感

午睡结束了,小朋友们开始陆续穿好衣服、整理好床铺从午睡室走出来。老师发现只有欢欢一个人还坐在床上没有挪动,老师看了他一眼,触碰到了他那有些内疚的眼神,老师顿时明白了什么。等其他小朋友都走出去后,老师走到他身边,贴在他耳边悄悄说了几句话,然后帮他换上干爽的床单和衣服。欢欢开心地走出了午睡室,仿佛什么事也没有发生过。

案例中的教师能够留心并读懂幼儿的眼神,反映出的正是教师对幼儿的一种敏感,这种敏感能够帮助教师理解具体教育情境所包含的意义,并做出恰当的教育行为。这种敏感源自教师对幼儿发展特点的熟练掌握和对幼儿的细心观察。正是通过观察,教师捕捉到了幼儿难以用言语表达的信息。基于这样的敏感,幼儿园教师能够对幼儿作出准确判断(即幼儿经历了什么)和适宜的教育决策(即我需要为他做什么)。

2、有克制的干预

平平还在费劲地往上抬腿,老师知道他想翻过那道矮矮的护栏。他已经尝试了好多次了,有一次都差点儿成功了,但也许他觉得有点危险,所以又退了下来。老师站在一旁静静地观察着他。平平再次来到护栏旁,抓住扶手努力地抬起了自己的腿,然后屁股一扭便翻了过去。他回头看了一眼老师,老师笑着走过去拍拍他的小脑袋。

何时该克制?何时该等待?何时该干预?对于幼儿园教师来说,这是一种对教育机智的领会。在某些情况下,如幼儿在活动中变得躁动不安或做出了某些可能有危险的动作,这时教师就需要当机立断,迅速作出反应,以直截了当的方式加以干预。在某些情况下,教师则可能需要关注幼儿的情感需求,给予他们及时的回应。观察发现,教师作出当机立断和及时回应往往是比较容易的,但如何给予“有克制的干预”通常是她们觉得比较困难的。很多教师往往急于完成自己的活动目标,因而很多时候会不自觉地加快幼儿学习的进程。例如,当幼儿很费力地在做某件事或很努力地在表达一个意思时,教师似乎很难做到静静等待,通常她们会说,“来,让老师帮你把衣服穿上!”“老师帮你把它画的更漂亮些!”事实上,幼儿只有亲身实践,才能从中完成积极的自我建构。上述案例中教师选择的是等待,目的是让幼儿自己去尝试、探索并最终体验到成功感。教师的“观察”“笑着走过去”“拍拍他的小脑袋”就是一种“有克制的干预”。如果教师急于代替幼儿解决所碰到的问题,幼儿也许感受到的只是被教师控制的挫败感、羞愧感和自己的无能为力。因此,幼儿园教师的教育机智应表现为一种有克制的干预,既在幼儿的最近发展区给予支架性引导,又给予幼儿足够的时间和空间让他进行自我探究、自我建构和自我成长。

3、理解幼儿

老师发现丽娜从早上被妈妈送到幼儿园开始,就一个人无精打采地玩着。老师知道丽娜的爷爷前两天病得很厉害住院了,她和爷爷的感情很好。

老师:丽娜,你今天看起来很伤心,可以和老师说一说吗?

丽娜:嗯,我想去看我爷爷。

老师:你在想爷爷。

丽娜:嗯,可是大人不让小孩进医院。

老师:你真的很想去看爷爷?你知道爷爷生病了却不能去看他,你很难过?

丽娜:昨天晚上我奶奶哭了。

老师:这也让你很难过、担心,是吗?

丽娜:(叹了一口气,但也放松了很多)是的。

老师:我们很爱的人生病时,我们都会很担心,我想想,有没有什么办法能让我们的担心减轻点?虽然你不能去医院看爷爷,但你看,我们是否可以给爷爷做个特别的卡片,上面写下你想跟爷爷说的话,然后让大人帮你带给爷爷,好吗? 丽娜:好啊,老师您能帮我写些话吗?

(该案例选编自卡罗尔格斯特维奇的《发展适宜性实践:早期教育课程与发展》一书。)

当幼儿知道有人理解或接受自己的感受时会产生欣慰感,随之可能会有效释放出焦虑、害怕、担心等消极情绪。案例中的教师通过事先了解和观察幼儿语言和非语言表达出来的情绪、情感,主动询问并对幼儿的悲伤情绪给予了理解和同情,提议通过制作卡片写上祝福的话帮助幼儿疏导不良情绪。这种引导幼儿管理和控制自己情绪的做法,对帮助幼儿形成健康的情绪体验和积极的个性来说是非常有价值的。案例中的教师表现出来的教育机智既是一种对幼儿的尊重(允许幼儿表达自己的情绪),更是一种对幼儿的理解。

4、因势利导

星期一,班上的孩子活动时往往会比其他日子显得活跃,但现在看来很多孩子已经玩得很累了,因为我发现很多孩子不停地从一个区角跑到另一个区角“瞎逛”。虽然按照日程表,自由活动时间还没到,但我决定提前让孩子们收拾好玩具,进入到下一个活动环节。第二天,区角活动时间,孩子们大多在全神贯注地开展复杂的建构游戏,我见机决定适当延长这一活动的时间,以便让孩子们充分体验和探索。

因势利导是一种审时度势,需要教师具有敏锐而专业的判断力。案例中的教师通过观察幼儿的行为表现判断出他们的学习状态,在时间安排上给予了适当的引导与支持。因势利导与灵活性密切相关。幼儿的一日生活和活动设计有一定的时间规定,但如果教师古板地按照时钟来规定一日生活和活动的开始结束时间,那么规定就会变成束缚幼儿发展的枷锁。案例中的教师能根据活动过程中幼儿的需要对时间安排作出灵活变通,既减少幼儿的无效探究,也为幼儿的自主探究提供充裕的时间。这种尊重幼儿发展的特点并给予积极引导与支持的做法也是教师教育机智的重要表现。

5、施加潜移默化的影响

户外活动回来,孩子们依次盥洗完毕,开始端起饭碗香香地吃起饭来。突然,贝贝呛了一口,一下子把饭和汤都喷了出来,喷得桌子上、身上到处都是。坐在贝贝旁边吃饭的小朋友立马大声喊了起来:“老师,他吐饭了,哎呀,好脏。”主班老师赶紧走了过去,轻轻地拍打贝贝的后背,轻声地对周围的小朋友说:“贝贝可能不舒服才这样的,没有什么脏的。”说完,老师迅速擦干净桌面,牵着贝贝的手去盥洗室清洗。回来后,其他小朋友都关心地问候贝贝:“好点了吗?慢慢吃,你会好起来的……”

对于幼儿园教师而言,通过潜移默化的方式影响幼儿的行为,也是一种教育机智。案例中的教师在贝贝出现突发情况后,给予了细心地照料,相信教师的这一行为会对其他幼儿产生潜移默化的影响。事实上,我们已经看到,其他幼儿在教师的影响下也开始关心起贝贝来。的确,教师个人的言谈举止以及对人对事的态度都会潜移默化地影响幼儿。

6、巧妙创新

蒙蒙最近情绪很不稳定,老师了解到蒙蒙新添了一个妹妹,妈妈的关注可能较多转移到了妹妹身上,这也许让蒙蒙有些嫉妒。第二天,老师在娃娃家新增了娃娃、奶瓶、尿片等玩具。蒙蒙抱起了娃娃说:“宝宝哭了,来,让妈妈抱抱你。”在接下来的集体教育活动中,老师与幼儿讨论起妈妈与新生儿这个话题来。

案例中的教师通过观察,发现了该名幼儿有特殊的情感支持需要,由此特意为幼儿提供了相应的材料,以帮助幼儿调节自己的情绪情感,可以说,这种巧妙的创新为幼儿度过情感危机提供了支持。在幼儿园里,类似的创新举措不胜枚举,例如组织幼儿到户外活动很容易出现队伍混乱失控的情况,教师想出了一种简单的手指游戏来引导幼儿排队,让幼儿边做手指游戏边行进。需要强调的是,教育机智并不等于教育技巧,技巧是偏“理性取向”的,关心的是怎样做才能获得最大效益,而教育机智则是偏“关心取向”的,关注的是幼儿需要什么、学习什么、怎样学习等问题,体现的是一种人文关怀,并在这种关怀中产生富有教育意义、能够吸引幼儿的教育行为。

7、临场应变

上午,幼儿园临时安排一些幼儿去体检,主班老师带走了部分幼儿,剩下的让他们在区角里活动。这时,几个孩子开始活跃起来,他们你追我赶,四处乱跑。这时候,苏老师走进来了,她坐到图书角的几个孩子身边,说道:“有个有趣的故事一直藏在苏老师的脑袋里,哪本书里都找不到。我现在讲给想听的小朋友。”苏老师于是开始惟妙惟肖地讲起了故事。这时,那几个四处乱跑的孩子也悄悄地围了过来……

在活动过程中,即使事先做了充分的准备,也难免会出现一些难以预料的情况,这时,教师就需要临场应变了,这也是教师教育机智的一个重要表现。案例中的教师在面对可能失去控制的场面时,通过机智的应变策略吸引幼儿并让他们安静了下来。从某种程度上讲,幼儿园的一日活动就像是一系列的“即席创作”,它要求教师不仅要承担起作为幼儿活动的引导者、支持者与合作者等基本教育角色,还要知道如何应对突发情况进行临场应变,这无疑考验着教师的专业素质。

同样需要强调的是,幼儿园教师的教育机智并不局限于上述几个方面,而且这些方面往往也不是孤立表现出来的,事实上,它们通常是以一种整合的方式呈现出来的。

三、如何提升教师教育机智的水平

幼儿园日常工作中常常会出现许多具有教育意义的突发情况,如果幼儿园教师具备一定的教育机智,就有可能将这些突发情况转化为宝贵的教育时机,为幼儿获得必要的学习经验提供支持。如果教师缺乏教育智慧,则这些突发情况就有可能影响幼儿活动的正常开展。因此,对幼儿园教师来说,如何机智地利用这些时机为幼儿的发展提供支持是一种重要的专业能力。结合对教师教育实践的观察以及有关教育机智的相关理论,笔者建议教师从以下几方面着手。努力提高自己的教育机智。

1、重视活动前的准备工作,做有准备的教师

教育机智强调“即席创作”,它是一种“临场天赋”,但这并不意味着不需要做好事先准备工作。事先准备与教育机智是预设与生成的关系,两者可能会有冲突,但更应该是相互协调、共同促进。预设是为了更好地生成,事先准备在一定程度上是教育机智产生的前提条件。很难想象,一次毫无计划的活动会怎样展开,但可以预料到的是,教师多半会紧张忙于应付各种情况,对幼儿的真实反应会无暇顾及。因此,在开展活动前做好准备工作非常重要,包括根据本班幼儿的发展水平和兴趣特点进行合理的活动设计,根据活动计划做好充分的环境、材料以及知识准备等,尤其是当面对一个相对陌生的内容时,活动设计更需要精心的准备。 实践证明,活动前的准备工作做得越充分,教师的视野就越宽阔,与幼儿的互动就越容易深入,也越能激发自己的灵感,从而产生教育智慧。需要强调的是,这里的活动准备不是要求教师去做一个严谨的规划,而是更提倡教师做一种愿景式的活动计划,这种计划既能够预设到活动的目标与方向,同时又充分考虑活动过程中可能出现的问题以及可能的解决方法,以便在活动中能够根据实际情况作出灵活应变。

2、关注活动中幼儿的反应。做善于观察的教师

在一次观摩活动中,一位特级教师谈起了她对活动的看法:判断一个活动精彩不精彩,不用看教师,只要看着孩子的眼神就知道了。这段通俗的话说明教师的教育机智、专业能力都会通过幼儿的反应表现出来。因此,在活动过程中,教师对幼儿的及时关注与敏锐观察是产生教育机智的关键。一方面,幼儿的反应可为教师教育机智的“即时创造”提供真实的情境,尤其是幼儿的“意外反应”往往会激发教师的教育智慧。例如,在一次班级自由互访活动中,教师发现班里互访的幼儿人数超出了预期,出现了拥挤、吵闹的现象,她立即对幼儿进行了分组,与另一名配班教师一起,把幼儿分流到不同的区域,并以环形走动的方式带幼儿参观班级。另一方面,教育机智本质上表现为一种关心取向的师幼关系,教师需要时刻关注幼儿,体现出一种对幼儿成长的责任感,这种关注和责任感就是教育机智的表现。

3、重返关键事件,做善于反思的教师

教育机智是教师在活动情境中产生的即时反应,在真实的教育现场,教师通常需要在很短的时间内做出决策并采取行动。在这个过程中,教师没有过多的时间去分析决策的依据。但“机智地行动要求教师找到情境中的线索”“认识到自己的特点和情境之间的关系,有助于教师更好地行动”。所以,我们提倡教师要重返关键事件并对此进行反思,例如关键事件为什么会出现?幼儿为什么会出现这种反应?我采取了什么行动?行动的结果怎样?我为什么要这样做?这与我的教学风格有关吗?通过对关键事件的反思,教师能够发现自身的教学特点,并可能由此形成自己的教育风格。

总之,强调教师具有教育机智的重要意义在于它能引导教师在日常工作中以一种全身心投入的态度,以一种关心取向面对幼儿,关注并反思一日活动中的关键事件。只有充分认识到每一个教育情境都具有它独特的意义时。教师才会自觉地运用教育机智,做出明智的教育决定,采取正确的教育行动。

参考文献:

[1]顾明远,教育大辞典(上)[M],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1998:716。

[2]查啸虎,教育概论[M],北京: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出版社。1995:220。

[3][5]马克思·范梅南,教育机智:教育智慧的意蕴[M],李树英,译,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2001。

[4]刘徽,教育机智论[M],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8。

幼儿园教师教育教学方面的论文【篇2】

安全工作是学校顺利开展教育教学工作的前提和基础。作为幼儿园,安全教育更是幼儿园工作的重中之重。《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试行)》中指出“幼儿园必须把保护幼儿的生命和促进幼儿的健康放在工作的首位”,也就是说,幼儿的安全是一切发展的保障,只有在幼儿生命健全的基础上才能保证其身心健康发展。我们的教育对象是年幼的孩子,由于他们安全知识的缺乏,自我保护意识的薄弱,加上他们对周边事物的好奇,不能清晰地看到周围环境中潜伏的危险因素,缺乏对行为结果危险性的预测,更不会正确、及时地应对各种突发的危险的事件,从而酿成严重后果。因此,对幼儿实施“安全教育”理当成为幼儿园保教工作的“重中之重”。作为一线的幼儿教师,我们应当紧紧围绕“珍爱生命, 安全第一”这一永恒的主题寻求行之有效的安全教育途径。

从幼儿园安全教育的现状来看,有些问题应引起我们的关注和思考。例如,认为对幼儿进行安全教育就是给幼儿上安全教育课;只关注幼儿在园内的安全教育,而忽视与幼儿安全和发展有直接关联的家庭因素等;安全教育活动犹如“流行风”,不能有始有终地开展,有的则是“雷声大雨点小”,没有切实地开展。通过这些年的工作实践,我认为可以采用以下几个途径:一。加大安全宣传力度,提高师生安全意识根据各幼儿园的实际情况认真、有针对性地制定园安全教育计划,定期对教职工进行安全教育,发放安全学习材料。同时可要求各年级制定每周安全教育计划,按计划有步骤地开展安全工作。利用班务会、教研活动、年级安全会议、校会和黑板报,对师生加强安全知识的宣传。切实提高教职工对安全工作的认识,做到责任明确、措施落实。

一、安全教育渗透于一日活动中,提高幼儿安全防范意识

针对幼儿形象思维占优势和理解能力差的年龄特点,我们要求教师针对幼儿年龄特征及认知水平,以五大领域为蓝本,充分抓住每一个教育契机,制定安全教育计划,利用每周的安全教育活动开展了丰富多样的游戏、情境表演、故事、训练、实践活动,把各种抽象、单调的自我防护知识有机地渗透到幼儿一日生活中,让幼儿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树立起安全意识。通过长期、一贯的教育形成良好的班级常规,帮助幼儿习得自我保护的简单知识和方法。

首先,开展寓教于乐的安全主题活动,实施安全教育的“释疑解难”。孩子们对于身边的事物,总是通过视觉观察、触觉感知、嗅觉体味等去认识,但对于幼小的孩子来说,周围世界太神秘了,以至于他们会不计后果地去尝试了解,结果是顾此失彼。针对这一特性,我们应该寓安全教育于教学活动之中。对于小班幼儿以“静听”的方法为主,借助一些故事中的动物形象深化其内容。中大班则采用“动静相宜”的教学方法,通过认识常用安全标记如交通安全标记、用电安全标记、防火安全标记等,让他们知道其危险性所在,并通过竞赛和体育游戏等形式加以巩固,也可通过电视录像资料,制作简单明了的操作卡片,编一些朗朗上口、优美动听的儿歌等,向幼儿讲解和传授一些生活中所必须的安全知识。总之用寓教于乐的教育活动,帮助孩子释疑解难,达到给孩子解惑的目的。

其次,运用多种手段,强化安全教育氛围。幼儿园安全教育的主体是天真活泼的孩子,开展安全教育活动离不开全体教职工以及孩子们的积极配合,这就需要制定有效的安全制度并建立起安全网络,形成安全教育有专人负责,教育过程人人尽责的良好氛围。我园一方面必须强化教师安全教育的责任感,定期组织她们学习和讨论,必要时可进行安全教育的说课、课堂观摩和评比,对教学环境、安全设施等硬件也可进行安全性评估,找出不安全因素;另一方面在教育过程中,可纳入考核机制,将教师的安全教学实绩与个人收益挂钩,以进一步促进安全教学质量。

再次,通过模拟预想、逃生演习,提高自我保护能力。在对幼儿进行安全教育的基础上,不仅要让孩子懂得什么事情该做,什么事情做了有危险,还应让幼儿懂得当危险发生后,该如何去处理不安全问题。

每学期我们都会进行一次火灾、暴风雨、地震、防踩踏等事件的逃生演习,让孩子们掌握逃避自然危险的能力。让幼儿根据所学的安全防护知识,拓宽思路,独立思考提出各自的观点和处理的办法,逐渐形成一种安全意识,以及应对危险的能力等,达到防治相结合的目的,提高幼儿应急能力。

最后,应注重孩子情感安全教育。这也是我们从前忽略的问题,随着大灾难后对少年儿童的心理辅导,情感安全已成为安全教育的新焦点。国内外的学前教育家对此均有研究。由于幼儿会因为成人的担忧焦虑而产生一种不安全感,因此教师要关注给孩子以情绪情感上的安全经验。例如经常给孩子以拥抱、微笑或身体接触等,给孩子确定的安全感,并确定自己是受关爱的;让孩子了解一日作息的每一个环节,减少他们因无法预知而产生的恐惧;和孩子们讨论可能使孩子害怕的灾难等。教师与孩子们一起讨论成人自己在面对灾难时的害怕恐惧感觉,会给孩子以安慰,但是要让孩子们感受到灾难是可以控制的,帮助会及时到达等。结合自己的现实,力所能及地克服一些局限,让我们的安全工作和安全教育能真正地为了孩子,让他们将来在面对危险时能从容不迫。

通过以上活动和教学形式,孩子的安全意识和自我保护能力都将有较大提高,同时,有效的活动不仅使孩子在娱乐中增强安全意识,玩得更为开心,也使家长更为放心,老师教学更为宽心。

二、利用班务会、年级安全会,有针对性地做好安全落实工作

定期开展班务会,年级安全会,将安全工作落到实处。班务会由班主任、带班教师、保育员组成,主要是由班主任小结半个月来的班级情况,然后教师、保育员针对班级出现的安全问题想出一些有效的建议和措施,不能解决的交予年级安全会议上讨论;年级安全会议上由年级组长组织本年级的老师学习安全知识,分析案例,然后各班将班上出现的问题提出来,大家讨论,寻求解决办法。通过一些行之有效的办法,有助于幼儿的安全意识,形成良好的班级安全常规。

三、加强家园联系,共创平安幼儿园

幼儿园的安全工作不仅仅只是幼儿园及教师的任务,家长和社区的参与也是必不可少的,与家长的沟通、社区资源的共享等都是幼儿园安全教育顺利进行的前提。《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 试行)》中也提出:“家长是幼儿园教师的重要合作伙伴。家园配合,使幼儿在园获得的学习经验能够在家庭中得到延续、巩固和发展;同时,使幼儿在家庭获得的经验能够在幼儿园的学习活动中得到应用。”

大力提高对家长的宣传力度。每学期可印发安全教育材料,张贴在教室内、家园联系栏和板报中。其次,利用家园联系册、致家长的一封信,通过家长会、家访、电访、网站等形式,经常性与家长联系、沟通,及时将幼儿园的一些安全要求告知家长,得到他们的配合。如请家长送幼儿入园时检查孩子是否带了不安全的物品,在参观小学、消防队、庆六一等大型活动前,家长在家要进行一些针对性的安全教育或参与到活动中等。这样,家园同步会使教育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确保幼儿安全。

对于幼儿的安全教育应当成为幼儿教育系统工程中的一个重要项目,无论教师、家长或是幼儿时刻都不能放松安全这根弦,当“防微杜渐”,警钟长鸣。

幼儿园教师教育教学方面的论文【篇3】

一、幼儿教育中性格存在的问题

1、幼儿不诚实的性格

幼儿不诚实性格的养成是由于幼儿缺少担当、害怕被惩罚。幼儿的不诚实性格与家庭教育息息相关。一些家长为了使幼儿进行某种行为而随意哄骗、许愿但不兑现,导致幼儿对家长缺少信任,长此以往使幼儿自己也养成了不诚信的性格。另外,一些幼儿教师教育方法不当也会使幼儿说谎,幼儿做错事后为了躲避惩罚而说谎的现象频频发生。

2、幼儿内向的性格

具有内向性格的幼儿不在少数。内向性格的幼儿不善于与人交往,对幼儿长大成年后进入社会极为不利。内向性格的幼儿寡言少语,不善于表达自己,遇到问题通常自己解决,不愿意与人分享,长此以往对幼儿的身心健康极为不利。幼儿长大之后在团体合作中会表现得较为吃力,不易融入集体,对其未来发展具有较大的影响。

3、幼儿胆小的性格

一些父母经常在幼儿面前打架、吵闹,逐渐使幼儿养成了胆小懦弱的性格。幼儿入园后一旦被其他幼儿欺负会加剧其胆小性格的发展。幼儿胆小性格并不利于幼儿今后的发展,也不利于与他人交往。因此,幼儿胆小性格是制约幼儿成长的问题之一。男孩子胆小、懦弱的性格使其缺乏责任感,没有担当意识。

4、幼儿冲动的性格

幼儿冲动的性格对幼儿的成长极为不利。冲动主要表现为对事情没有进行全面的了解就下判断而采取行为。很多事实证明在冲动时做出的行为大多是不正确的。幼儿的冲动主要表现为与他人相处不融洽时采取暴力等措施来武力解决。这种冲动的性格不利于幼儿学习知识,对其未来的发展极为不利。

二、幼儿教育中性格培养对策

1、幼儿诚实性格的培养

诚实指人的言行与内心保持一致,对幼儿进行诚信教育就是让幼儿说真话,犯错误要敢于承认,不撒谎、不逃避责任。幼儿诚实性格是在后天的教育中形成的。“曾子杀猪”的故事广为流传,曾子为了保持与幼子之间的信任,用实际行动予以证明,值得各位家长学习借鉴。家长与幼儿之间的关系应该是真诚信任,唯有此法才能使幼儿得到正确的家庭教育。幼儿教师同样需要对幼儿真诚,这样才能赢得幼儿的信任,培养幼儿诚实的性格。幼儿教师在教育过程中需要采用正确的教育方式,使幼儿敢于承担错误。

2、幼儿外向性格的培养

外向性格的幼儿在处事风格上更加积极活跃,喜欢与他人交往,善于与他人分享自己的痛苦与快乐。幼儿外向性格的培养需要有意识地进行。

(1)要注意幼儿的身体健康,幼儿身体和智力良好发展是幼儿养成外向性格的基础,因此需要为幼儿创造良好的生活环境,让其摄入充足的营养,使其身体健康成长;

(2)要加强对幼儿的关心,幼儿内心是渴望被关怀照顾的,成人满足幼儿此种需求会使其更加愉快、活泼,因此,在幼儿教育中幼儿教师和家长应更加注重对幼儿的情感关怀;

(3)采用正确的教育办法,幼儿教师对幼儿进行集体教育时应注意观察幼儿的性格特点,多与内向的幼儿沟通,帮助其融入集体,逐渐养成活泼的性格。

3、幼儿勇敢性格的培养

勇敢指不怕困难、为了目标勇往直前的精神。人的勇敢和自信心是克服一切障碍的基础。幼儿勇敢性格的培养需要从小进行,家庭教育对幼儿勇敢性格的培养尤为重要,父母应为幼儿营造一个良好的氛围,让其在和谐的家庭环境中逐渐养成勇敢的性格。幼儿勇敢性格的培养,可以从在集体面前讲话、表演方面进行。家长可带领幼儿经常参加户外活动,让其选择喜爱的体育运动等。在户外实践中,会遇到各种情况,幼儿跟随家长一起克服种种困难,能使其逐渐锻炼坚毅勇敢的品质。第一,通过榜样力量对幼儿进行正确的培养。幼儿勇敢的性格在婴儿时期就已经开始养成,在逐渐成长的过程中,成人对幼儿的教育是通过榜样的力量完成的,幼儿通过对成人行为的观察,耳濡目染逐渐养成幼儿勇敢的性格。例如:幼儿的父母是一个勇敢的人,幼儿在日常生活中通过对其父母言行的模仿,也逐渐也成为勇敢的人。另外,在教育方式上,幼儿家长和教师要注意采取正确的办法,避免其在日常工作中随意指责、嘲笑甚至恐吓幼儿,对幼儿的身心健康造成不良的影响,避免幼儿养成胆小、懦弱的性格。第二,创造幼儿勇敢性格的培养机会。幼儿的良好性格需要在日常工作中进行有意识地培养,勇敢性格也不例外。所以,家长和幼儿教师需要为幼儿创造一切培养勇敢性格的机会,在日常生活和学习中有意识地培养幼儿克服困难、勇往直前的品质。第三,通过对文学作品逐步引导幼儿成为勇敢的人。幼儿教师和家长可以通过向幼儿介绍文学作品中勇敢的人物形象,向幼儿讲解何为勇敢、何为鲁莽。例如《西游记》的讲解中,家长可以将孙悟空的勇敢和猪八戒的鲁莽结合,让幼儿有一个形象的认识。

4、幼儿冷静性格的培养

幼儿的健康成长需要摆脱冲动性格,逐步培养幼儿冷静的性格。幼儿冷静的性格在幼儿学习中发挥着巨大作用。幼儿大多好冲动,冷静性格对幼儿是一种较高的追求,但对幼儿的成长有积极的作用。幼儿家长和教师要有意识地训练幼儿静心思考,使幼儿逐渐养成冷静的性格。四幼儿教育中性格塑造的重要性综上所述,幼儿在成长过程中,其性格的养成由自身因素和外在因素的共同作用。幼儿家长和教师对幼儿的影响尤为重要,因此家长和幼儿教师应为幼儿树立正确的榜样,通过自己的言传身教去感染幼儿逐渐形成良好的性格。本文从幼儿教育中性格培养现状谈起,进而从四个方面阐述幼儿性格存在的问题,即幼儿不诚实的性格、幼儿内向的性格、幼儿胆小的性格、幼儿冲动的性格。最后揭示幼儿教育中性格培养对策。幼儿良好性格的培养与幼儿教育息息相关,通过本文的探索旨在使更多的人关注幼儿性格塑造的重要性。

幼儿园教师教育教学方面的论文【篇4】

语言教学是幼儿园阶段主要的教学科目,通过语言教学的开展,促进幼儿语言能力的提升。然而,受到传统教学思想的影响,幼儿园大班在进行语言教学时存在“小学化”的问题,严重地影响了教学效果,也不利于幼儿语言能力的有效提升。好动、爱玩是大班幼儿的突出特点,游戏教学正是充分融合了幼儿这两大特点的教学方式,通过游戏开展语言教学,可显着地提升教学效果。

一、游戏教学在幼儿园大班语言教学运用中存在的问题

1、游戏资源比较少

大班语言教学中利用游戏教学时,需要丰富的游戏资源来支撑,但当前大部分的幼儿园中游戏资源都比较少,教师自主开发的意识也比较差,有限的游戏资源使得语言教学中可采用的游戏方式仅有几种,几次轮转使用之后,幼儿缺乏参与游戏的兴趣,不利于教学的顺利开展。

2、幼儿参与游戏的时间有限

大班在利用游戏进行语言教学时,教学时间为 20~25 分钟,理论上来说,这其中大部分的时间都应该归属于幼儿,但真实的状况是幼儿参与的时间比较少。有的幼儿园仅在游戏即将结束时才让幼儿参与进来;有的直接在字、词的讲解中穿插游戏,幼儿基本上无法参与,与游戏教学的实质相背离。

3、过分强调游戏的规则

大班幼儿的年龄比较小,对规则的理解能力有限,违背规则游戏的现象经常发生。然而教师在进行游戏教学时,过分注重游戏规则的强调,从而导致在短短的游戏中出现教师多次维持规则的行为,这不但影响了游戏的连贯性,同时也会影响幼儿参与游戏的兴趣。

二、幼儿园大班语言教学中提升游戏教学效果的措施

1、更新游戏教学理念

在游戏教学中,幼儿通过参与、体验,获得相应的知识,这是一种主体性的体验,可提升幼儿感知的效果。教师利用游戏进行语言教学的过程中,首要的便是秉持正确的游戏教学理念,教师应充分认识到,在游戏教学中,幼儿是游戏的主体,处于核心的位置。设计游戏时,要兼备知识性和趣味性,而且要明确自身的引导地位,进而在教学中有效地发挥引导作用,让幼儿在游戏中掌握语言知识,锻炼语言能力。

2、创造性地进行游戏设计

与其他科目教学相比,语言教学具备可渗透性的特征,语言即是人们生活交流的重要工具,同时也是教学正常开展的重要支撑,任何一个科目的教学中,都存在语言教学。大班教师在进行语言教学时,要利用各种可以利用的机会实施语言渗透,提升语言教学的效果。教师在设计语言教学游戏活动时,要坚持创造性的理念,在游戏中增加语言因素,注重语言能力的发展。在语言教学游戏中,角色游戏、表演游戏都可以被多次运用,而且不会让幼儿有重复的感觉,而且在此过程中,还可以让幼儿锻炼语言能力。在进行《小狐狸画春天》的教学时,教师就可以设计角色游戏,在课前,教师准备好头饰,包含小猴子、小熊、小刺猬和小狐狸,课上教学导入之后,教师请幼儿分别扮演小动物,表演他们迎接春天的方式。在这个过程中,教师引导学生加上自己的想象,并将自己的想象描述给其他小朋友,在此过程中,幼儿积极主动地参与到游戏中,同时语言能力及想象力都得到了有效的锻炼。

3、增加幼儿园的游戏资源

网络中包含海量的信息,教师通过关键词的搜索,可以搜索出多种游戏方式。但游戏方式毕竟有限,教师要打开视野,以更为宽广的思路开发游戏资源。在开发资源的过程中,教师可以打破采用“现成游戏”的方式,通过自创的方式使得幼儿园的游戏资源得到丰富。

4、游戏中充分尊重幼儿

教师在进行游戏教学的过程中,除了将大部分的时间留给幼儿之外,还需要在游戏中充分尊重幼儿,坚持幼儿在游戏中主体性的原则。幼儿语言游戏教学中,存在的不确定性比较大,因此教师不应该刻板地遵守游戏规则,而是要给幼儿留有适当的发挥空间,在合理的范围内,尊重幼儿,实现在游戏中教学。对幼儿不遵守规则的行为,教师应在合理的时间来引导,避免反作用,促使幼儿理解规则,并自觉遵守规则。

幼儿园大班语言教学的目的在于培养幼儿良好的语言能力,教学中,通过游戏教学的运用,让幼儿在玩游戏中掌握语言知识,锻炼语言能力。在运用游戏教学的过程中,教师要充分地尊重幼儿的主体性,并合理地对幼儿进行引导,实现教学与游戏并重的目标,显着地提升教学效果。

参考文献:

王凤霞、幼儿园大班教学游戏的研究[J]、中国校外教育,2015(22)。

幼儿园教师教育教学方面的论文【篇5】

摘要:

玩沙游戏是我园课程活动的组织形式之一。不定性的流沙让孩子们时刻期盼着走进沙池。他们在塑造、构建、挖掘、填充、染绘等活动中感受着沙子独有的特性,学习玩沙多类型的技能。源于生活的操作材料往往更具有探索的价值,为此,在原有活动的基础上,我们结合课程开展了与主题相关的一系列玩沙活动,这对孩子们来说更是一种新的尝试、新的体验。科学课程与玩沙活动的完美融合同样体现出孩子们高度的自主游戏精神。

关键词:

课程、自主、玩沙、体现

一、自主探索,寻找沙子特性

有趣的主题“小问号”来自《幼儿园综合活动课程》的大班下册,小小的问号要求孩子们常思考、擅发问,激发探索周围事物的兴趣。结合小问号强烈的疑问性,为进一步了解沙子的特性,我们设疑提问:“沙子是什么样的?”孩子们根据问题自主探索寻求答案。有的孩子用手轻轻地触摸,把沙子放在手心里搓一搓、揉一揉;使用沙漏漏沙的孩子则静静地观察着沙子慢慢地流动;还有来回提水的孩子也在仔细发现着什么。他们根据内心所想,运用自己的方法找寻着沙子的特性。

多种感官共同参与的探索才是更深刻的。用眼直接观察的孩子得出了沙子是小小的颗粒,放在手心里揉搓时会发出微妙的声音;沙漏工具的操作者知道了沙子很难抓紧,一不留神淘气的沙子就会从指缝间溜走,原来是因为沙子有着高度的流动性;以水为中介观察干沙与湿沙的孩子发现了同种性质的材料在不同状态下特性也会发生改变:干沙的流动性强却缺乏塑造性,而湿沙则恰恰相反,强大的塑造力取代了流动性。课程开始简单地设疑,让沙子的特性逐渐浮出水面,直接告知沙子的特性或过多干预孩子探索的过程都不利于他们更好地观察和思考,探索的道路自由而随性、坎坷而坚定,只要能围绕问题出发,自主试验探究,答案终会有揭晓!

二、自主比较选择合适材料

随着阳春三月脚步的迈进,结合主题“我们在春天里”,我们开始了春季植物沙画制作活动,孩子们习惯性地拿起剪刀和双面胶操作起来,他们艰难地把双面胶剪成长条和小圆形状,双面胶的粘性大大增加了操作的难度。双面胶旁边的胶水却无人问津,这种现象也是我意料之内的,全新的操作材料孩子当然显得比较陌生,因为不清楚胶水可以用来干什么?怎么用?于是,我轻轻地提点说:“可以尝试用胶水制作!”结果有孩子放下了手中的剪刀和双面胶,拿起了棉签和胶水,但拿在手中迟迟不敢动手。见状我询问:“你们觉得今天老师提供的胶水有什么用呢?”孩子们七嘴八舌地议论开了,其中一孩子说胶水也可以用来做沙画。“如何用胶水做沙画呢?”紧接着的提问又引起了一番讨论,一个女孩说:“老师,我看到这里有包棉签,可能是用棉签蘸胶水做的。”接着女孩的回答我简单地进行了引导:“宝贝真聪明,就是这样,把棉签当画笔,胶水当颜料,画出柳树,点上桃花,撒上相应颜色的彩沙。”孩子们听了老师的引导赶忙尝试,大部分孩子快速地完成了沙画的制作。活动结束前我询问孩子:“通过比较你们觉得制作柳条和点缀桃花时使用什么材料比较合适呢?”孩子们异口同声地回答应该使用棉签和胶水。一贯的思维定式和斥新的心理反映让孩子在活动的一开始选择了双面胶,但是后来根据教师的两个提问,孩子们能积极、热烈地讨论,并进行大胆的尝试,通过自主比较他们明白了胶水在制作小面积的柳条和桃花瓣时更为合适!

三、自主分析,完成垒高任务

玩沙与课程的结合,让小小的建筑师也走进了沙池。建筑师厉害是因为能造出高楼房,所以在沙池里的小建筑师同样需要有建构高楼房的本领。为建构楼房我们准备了三个大小不同的楷体板切割而成的模型,孩子需利用模板尝试垒高。

楼房构建需要大量的沙子和时间,聪明的孩子选择分工合作,团结的力量下最大的楷体板模型很快就填满了沙子,正当他们把第二块模型放上去时,刚制作好的底部沙子即刻溃散。孩子们纳闷了,站着不动了。我指了指已做好的楼房(活动之前老师事先做好的范本)暗示他们去观察,他们来回几次观察后,小林好像发现了什么,他说:“老师做得好紧的,中间都没有洞洞。”“是啊是啊,连缝隙都没有。”有孩子附和道。“我们这次要把沙子拍得结实些。”他们再次行动起来,这次所耗时间明显久于之前那次,一次次的拍实终于稳固了底层的奠基。孩子们细心地观察和严格的态度让垒高的二层建构成功了。他们拿起第三个楷体板模型放在二层沙上继续垒,悲剧发生了,“刷”一下二层楼全倒塌了,其他孩子看着那男孩手中拿的楷体板模型,他们立刻就明白了:男孩拿的楷体板模型比二层的大,没有按照大、中、小的顺序排列,无序乱垒当然会倒塌。再次调整后,他们终于在第三次尝试中成功了,顺利地完成了垒高任务,出色地建构出三层的楼房。虽然孩子失败已有两次,但是他们不气馁,他们从失败中自主分析,找寻原因,合理调整,终而取得成功!

四、自主装饰,彰显创新思维

针对大班孩子即将离开幼儿园升入小学的现象,我们结合主题《离别时刻》,在玩沙中也特意开展了留名念园的活动。孩子们怀着激动的心情开始用沙子制作自己的姓名了。在装饰环节,因为有范画,孩子们的思维受到限制,很多孩子模仿着范画,虽然装饰线条种类较范画变多了,但是装饰形式却没有太大变化。“老师,我不要拿修正液装饰。”婷婷说道。“可以的,用你自己的方法装饰。”我回答道。婷婷进入了她的装饰环节,装饰完毕后婷婷拿着作品过来给我看,她的名字沙画让我眼前一亮,她完全脱离了范画的装饰,她没有用到修正液,整幅沙画全用彩色沙子制作,她在名字周围用相近颜色的彩沙绘画上花边,制作得既美观又富有艺术气息,远看似三朵花,仔细看会发现内藏着姓名。婷婷的操作完全出于自己的想法,想法付诸实践后,效果也意外惊人。这让教师充分认识到范画的毁灭性,无形中剥夺了孩子自主思维、自由想象的机会。

玩沙活动与科学课程的有机整合使得幼儿在获得广泛科学知识的基础上,更协调了幼儿身体的各部位,进一步激发他们的想象力和创造力。在课程背景下的玩沙活动中,孩子的自主性必须得到充分的体现,教师要时刻清楚自己应处的位置,扮演好观察者的角色,适时提醒,正确引导,做一个有技巧的辅助者!

幼儿园教师教育教学方面的论文【篇6】

【摘要】:幼儿正处在创造力的启蒙时期,教师应更新观念、重视在各种活动培中幼儿有真正的机会充分表达自己。是一种在已有知识经验基础上,积极主动、创造性反映现实生活的;通过角色游戏活动,幼儿从中能获得全面发展。因此,研究如何在角色游戏中发展幼儿创造力。充分发挥孩子们在角色游戏中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使孩子们的兴趣和需要得到满足教师在组织幼儿开展角色游戏时开展角色游戏中要以遵循幼儿教育的发展规律,来体现幼儿教育中的主体性,从而来实现幼儿教育的自身的价值。

【关键词】:幼儿教育 主体性 角色游戏

在知识和经济飞速发展的今天,对人的整体素质的要求超过任何代,这种整体素质不仅是一般意义上的全面发展,而且具有高度的“主体性品质”:积极主动、独立自主、富有创造精神。可以说,主体性教育是新时期素质教育的核心和灵魂。角色游戏就是通过角色扮演,模仿和想象,幼儿再现自己的现实生活经验和创造自身的生活,其实体现了幼儿、教师、材料三向交流的可能性,为实现幼儿的主体性发展创造了自己学习的物质条件和形式,是幼儿主体性发展的重要手段和途径之一。

一、角色游戏在幼儿主体性教育中的作用

(一)角色游戏能激发幼儿的能动性,让幼儿主动去学习

能动性是构成主体性的根本特征,人的能动性是和动物消极适应环境的被动性相对而言。能动性表现在人能根据自己的需要和目的自觉地、主动地、积极地去改革客体,人是主观能动的,幼儿也不例外。能动性强的幼儿往往表现出强烈的好奇心和求知欲,并能作出积极的反应,主动地参与活动,从而提高幼儿自主学习的兴趣和能力。在角色游戏中能充分满足幼儿的好奇心。有了好奇心,就会去探索去创造。游戏前让幼儿自己去探讨确定游戏的主题,主动构思主题如何去延伸,再加上教师适时适度的指导,一次有趣的角色游戏就能在幼儿积极主动的氛围中开展下去。如:游戏“超市”,就是在孩子们七嘴八舌的情况下产生的,他们本来对现实生活中的超市就非常好奇,很想像爸爸妈妈那样去买东西,像服务呐喊那样去卖东西。所以孩子们的积极性特高,主动为超市取名、布置环境、制定工作人员职责等等,教师在一旁适当地给他们出谋划策,他们玩得可开心了。那一次的游戏给孩子们留下了深刻的记忆。由此可见,角色游戏能充分满足幼儿的需要,从而发挥了幼儿的能动性,使幼儿保持高涨的学习情绪,促使他们不断尝试探索,获得更多的成功,学习更多的知识。

(二)角色游戏能促使幼儿的社会性,让幼儿主动与人交往嗯学前教育毕业论文

社会化是人所必需的,如果个体不接受社会,不学习和适应他所处的社会和文化所需求的规范、规则和方法,他就不是真正意义上的人。幼儿来到这个社会,就必然要学习这个社会和文化所要求的各种规范、规则和方法,学习这个社会的语言、思维和行为方式,包括如何称呼他人、如何与他人交往、如何使用餐具、如何对待事物、如何处理问题等。

角色游戏是最能体现幼儿的社会性,角色间的交往在游戏中是必不可少的。如:在快餐店中店员必须要主动去招呼顾客”,热情大方地介绍有什么吃的,这样才能吸引顾客,开好店子。在游戏过程,就连班上最不爱说话的幼儿,在这里当顾客也都能大胆地说出自己要吃什么,可见,幼儿是自然而然地融入了与他人交往的角色中,由此培养了幼儿的自我服务能力、表达能力,以及主动交往能力。

(三)角色游戏能发挥幼儿的想象力、创造力,让幼儿主动克服困难

我们把重视因势利导、启发想象、引导创造这项富有挑战性的工作称为诱导天使的灵感。一个轻松、活泼,富有启迪性的氛围,可引导幼儿的想象,产生创造的欲望。在幼儿园这样一个特定的环境中,利用角色游戏是教师营建这种氛围的关键,因为想象、创造是角色游戏的特征。在游戏中多数是以物代物来满足幼儿对材料的需求,替代材料越丰富,幼儿选择余地越大,想象、创造的空间也就越大。如餐厅的顾客”提出要吃牛排,在讨论中幼儿提出可以用泡沫切成一块一块,涂上颜料来替代牛排,很快就解决了这一困难。又如:菜场的顾客要买“海带,可正缺货,于是孩子们自己想办法,寻找合适材料(如纸条或布条)来替代或制作,由此激发了幼儿解决问题的能动性,同时又充分发挥了幼儿想象、创造能力。

二、角色游戏影响幼儿主体性发挥的原因

考察当前的幼儿教育实践,教育活动的主体问题并没有很好地得到解决,这是影响幼儿主体性发挥的主要原因。不少教师严然以教育活动主宰者的身份出现,与孩子不是朋友关系、知心人的关系,而多是教育者与被教育者的关系、管理者与被管理者的关系。在开展幼儿

角色游戏的过程中,许多教师往往包办代替,超出主导范畴,即由教师确定主题,分配好角色,讲解各角色的玩法、规则,而在游戏开展的过程中又过多干涉,让幼儿的思维随教师走。结果,角色游戏成为了教师导幼儿演”的表演活动,幼儿在游戏中的积极性、主动性得不到发挥,这样忽视幼儿主体性的活动,达不到其教育的作用。上述种种,突出地反映为孩子还没有成为教育活动的主体,更没有成为发展的主体。孩子的主体性是一种自身的自然存在,3至6岁是孩子主体性发挥与发展的黄金期。但决定其能否发挥与发展的关键因素是孩子的内因,没有孩子主体地位的真正回归与自身自然存在的主体性的释放,教师再怎么卖力对教育活动进行发动”也是没用的,教师的作用只是外因条件;教师如果取代孩子的主体地位(教师成为主体),视幼儿教育活动是一种我教你学”的过程,必将限制孩子主体地位的到位与主体性作用的释放,其主体性的发展尽管有其可能性,但这种可能性难以真正成为现实。因此教师应该转变观念,树立幼儿是游戏主体的思想,在游戏中更好地发挥幼儿的主动性,体现幼儿的主体性。

三、如何在角色游戏中体现幼儿的主体性

(一)创设适宜的环境,提供开放的活动空间,促进幼儿主动参与《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明确指出:环境是重要的教育资源,应通过环境的创设和利用,有效地促进幼儿的发展。角色游戏区最重要的就是创造能鼓励幼儿自由选择、大胆交往、大胆表现的环境,以激发幼儿参与活动的积极性、主动性,提高幼儿在游戏中的自主性。在角色游戏中,教师应是环境的创设者,条件提供者,观察指导者。教师主要是通过创设环境,投放开放性的材料来影响孩子主动地学习。在环境创设时,我注重引导幼儿参与,充分发挥幼儿的主体作用。如在超市的游戏生成后,教师就问幼儿:”我们可以在哪个位置开超市,需要怎样布置?”孩子们七嘴八舌地说出了许多建议,在活动室外的走廊里。可以设一个入口,一个出口。还有收银台,如果人少就一个,如果人多就设两个。等等,每次的游戏环境创设时,教师总是让幼儿说一说怎样布置新的游戏环境,让幼儿参与收集材料,参与制作游戏材料,参与环境的创设,幼儿在实践的过程中体会到自己是游戏的主人,参与的积极性更强烈。有时我发现孩子们玩了几次后,对原有的游戏区兴趣不大,于是在讲评活动中,教师及时提出来,大家一起添置新的游戏材料,幼儿对富有新意的环境总是表现出特别敏感而有兴趣,他们对每个富有新意的事物,都想看看、听听、摸模、碰碰、问问,这时他们的思维活动与探索精神也处于最佳状态,如果教师抓住时机,对幼儿进行启发、诱导,幼儿就能主动地,不断地创造游戏。

(二)让幼儿自由选择,放手开展角色游戏。

我们承认了“孩子是游戏中的主体,那么孩子在角色游戏中的主体地位体现在什么地方呢,我们纵观幼儿游戏的全过程不难发现在角色游戏的过程中要确立幼儿的主体地位,就必须尊重幼儿的意愿,真正实现五个自由,即:尊重幼儿选择主题的自由、尊重幼儿选择情节的自由、尊重幼儿选择玩具的自由、尊重幼儿选择角色的自由、同时还要尊重幼儿自由地讲评自己的游戏,只有做到了尊重幼儿这五个自由,游戏才能变为孩子们自己的游戏。

1、自由选择主题:幼儿游戏主题的来源往往是幼儿周围生活中见过的或者体验过的事和物,从熟悉的家庭或者幼儿园的生活,逐渐扩大到社会生活人和事,如从”娃娃家”到”照像馆”、”图书馆”。教师在主题确定上要给幼儿选择的余地,平时多收集幼儿感兴趣的主题,利用自由活动时间与幼儿交流,了解幼儿感兴趣的游戏主题,给幼儿自由选择的机会。如:许多孩子喜欢去麦当劳吃汉堡、薯条。利用此机会,教师为他们新增设了快餐店的主题,收集了许多有关的游戏材料,许多去过快餐店的幼儿就有了喜欢的新主题。大大满足了幼儿主体选择的权利。在角色游戏中每个幼儿都能依据自己的意愿选择游戏主题,大大满足了幼儿主体选择的权利,享受到个性自由的快乐,同时培养了幼儿的自我意识。

2、自由选择情节:主题确定后,教师可组织幼儿讨论游戏怎样玩,以此来发展游戏情节,教师在幼儿游戏过程中不要过多干预,根据幼儿意愿发展情节,如:娃娃家里的妈妈总是在那里做饭,教师见到后就让妈妈去买菜,可是妈妈却不愿意,这时,教师就应尊重幼儿的意愿,了解原因,根据幼儿意愿发展游戏情节。

3、自由选择角色:在选择游戏的角色时,要体现按意愿选择角色,年龄小的幼儿可以问一问愿意担任什么角色,中、大班幼儿则鼓励幼儿自己商量分配角色。

4、自由选择玩具:角色游戏中的玩具就是游戏材料,在选择时,教师也要鼓励幼儿按自己的意愿自由选择,如我班的何青松小朋友在一次医院的游戏中,突然萌发了 “做手术”的情节,因为没有口罩,他将理发店的毛巾当口罩,这是很有创意的想法,如果教师没有观察清楚而误认为他乱拿别人的物品,就会抹杀孩子在游戏中的主动性、创造性。

5、自由讲评游戏:孩子们在游戏中会有许多开心的事情与出现的问题,教师要给予幼儿充分讲述的自由与时间,每次游戏结束后都可以让幼儿分组讲一讲,特别是大班的小朋友,他们有自己的见解,可以解决简单的问题,可以针对问题让幼儿自由讲述自己的游戏,从而培养幼儿的自主性。

(三)坚持多样的指导方式

合理运用游戏的指导方式,是实现幼儿在游戏中主体地位的需要保证,而教师在角色游戏中的现场指导,应以幼儿的主体性为前提。有的教师在指导过程中常运用游戏外直接指导的方式,即以教师的身份指出游戏中出现的问题,这种方法常使幼儿的游戏出现中断,影响幼儿在游戏中的活动。教师可采取以角色的身份参与指导,更好地融入游戏中,使教师和幼儿处于一种平等的人际氛围中。只有在这种情况下,幼儿的主体性才能充分体现。如幼儿在开展”理发店”的游戏中,扮理发师的幼儿常弄错理发顺序,不知理发前该做些什么。为此,我扮成顾客去理发,提示”理发师”先帮我洗个头,这样剪的时候才不会疼。忘了围围布,就对”理发师”说:“想个办法别让头发丢在衣服上。在我的提示下,幼儿很好地完成了理发的过程。其效果比教师直接说步骤好得多。

其次,教师可根据幼儿个体发展的差异,适时给予随机指导。观察幼儿在游戏中的表现,鼓励能力较弱的幼儿参与游戏,帮助每位幼儿增强角色意识,突出幼儿游戏中的主体地位。如:班里的宣宣小朋友胆子小,不爱表现,每次开展角色游戏时只抱布娃娃。于是,我鼓励她

幼儿园教师教育教学方面的论文【篇7】

一、以教师为本,创设良好的人文环境

以教师为本,创设良好人文环境,就要做到对教师的真正尊重,管理人员不但要尊重教师的自主人格,也要尊重教师的每一点付出,给教师工作空间与心理空间多留一些自由,帮助教师工作得更舒畅,增强其教育能力与科研能力。其次,管理者的管理思路要及时通过不同渠道告知教师,取得教师的支持,而教师在工作与生活中的所思所想亦应及时反馈给管理者,尤其是对于幼教管理的意见建议更应及时下情上达。管理者要主动分析、及时听取,尽可能营造出民主、自由、严肃的氛围,让管理活动变得融洽。第三,管理者需要与教师站在平等的地位对话,用人格魅力影响教师、感召教师。以教师为管理主体,将民主管理的精神发扬光大,提升管理成效,保证教师上课时有充分自主权,将上课的空间交给教师,使教师能够在教育部门方针政策的指引下独立完成课程模式选择、课程内容安排与授课方法构建,发挥教师的创造性,让课堂教学真正满足幼儿所需。管理者要引导教师积极投身到幼教机构总体目标制定工作中来,与教师一同将总体目标分解成具体的年段、月段分目标,通过管理者、教师乃至家长的协调,把目标内化成所有教职员工的自我要求,从而达到分目标与总目标的一致性。

二、以幼儿为本,形成优美的物质环境

幼教管理的所有工作最终还是要指向幼儿,要保证所有工作都能最大限度地为幼儿服务,这也是人本化管理思路的核心理念,是幼教管理形式的存在意义,所以幼儿园工作一定要切实满足幼儿的需求、家长的需求,充分理解并尊重幼儿人格尊严,使他们的基本精神诉求得到满足,按照幼儿的心理与生理发展特点实施专业化、个性化、科学化的“三化”教育。幼教机构的文化学习内容是丰富多彩的,而学习内容的载体因为受幼儿发展特点所限,多为集体形式的活动。管理者与教师应当在确保日常教学质量的前提下,多进行一些发展幼儿潜能、增强幼儿学习兴趣的教学,除了组织种类各异的兴趣小组,也可以设置一些所有幼儿共同参与的传统活动,像旅游、亲子运动会、歌舞晚会之类。在具体的活动创设过程中,应当始终围绕主题内容安排集体活动,形成可以对幼儿重点活动予以强大支持的物质环境,使幼儿能够按照兴趣倾向、智力倾向自主选择学习内容、自由操作学习内容。通过师生间的交流合作解决幼儿的学习问题、生活问题,使幼儿的经验得到增长、知识得到丰富,继而让发展速度各异、认知风格有别、个性需求多样的幼儿都能得到合理化发展。关于物质环境的建立主要有两点建议,其一是创设良好的公共环境,幼教机构的公共环境是教师、幼儿与家长最常去的地方,其装饰影响力大,而且带有管理展示的功能,所以管理者要格外用心于公共环境的创设,尽可能将本机构的最高水平展现出来,比如可以安排卫生宣传栏、保健宣传栏、作品展示栏等,用图片或者照片的形式宣传卫生保健常识、幼儿教育成就、教师科研成果等,特别要展示出本幼教机构独特的活动场景。在围墙上则可以安排多彩、明亮、生动、富于情趣的童话故事,让幼儿园整体氛围符合幼儿心理需要。其二是创设艺术化的活动室,幼教机构的活动室的布置是物质环境建设重要组成部分,它有教育性、参与性、艺术性等多重功能,是达到幼教管理目标的必要手段,因此要按照幼儿兴趣特点、年龄特点鼓励幼儿参与创设,并充分利用家长资源,使家长帮助出谋划策,寻求活动室环境创设的灵感,比如结合母亲节活动主题,让幼儿将妈妈的关怀、爱护用绘画的形式展现出来,并加上妈妈的工作照片。

三、小结

人本化管理属于教育管理科学当中的核心命题,用人性的观点分析教育问题将会得出更有启发性的结论。幼儿教师是把独立性、引导性与创造性结合在一起的工作者,而幼儿是接受教育的最具潜能群体,以人为本的幼教管理思路革故鼎新,就是需要给教师以更多权利、给幼儿以更多机会,按照“人”的实际情况实现管理目标的高度集成化。

本文地址:幼儿园教师教育教学方面的论文https://www.dy090.com/a/99212.html
  • 猜你喜欢:

    推荐分类:

    下一篇作文: 2023父母鼓励高三孩子的一封信7篇

    上一篇作文: 高三父母写给孩子的一封信7篇

    版权声明:

    1、本网站发布的作文《幼儿园教师教育教学方面的论文》为网友原创或整理,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转载请注明出处!

    2、本网站作文/文章《幼儿园教师教育教学方面的论文》仅代表作者本人的观点,与本网站立场无关,作者文责自负。

    3、本网站一直无私为全国中小学生提供大量优秀作文范文,免费帮同学们审核作文,评改作文。对于不当转载或引用本网内容而引起的民事纷争、行政处理或其他损失,本网不承担责任。